注册 简体 繁体
闽南网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科技助力,南安春耕更高效

来源:福建日报 2025-03-15 11:34 http://www.mnw.cn/

  近日,在全省首套W型循环运动式育苗设备、配备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的无人驾驶水稻机等新科技的加持下,南安市正全力跑好春耕生产的“第一棒”,为全年农业丰收开好头。

  走进南安市顺和家庭农场的智能育苗中心,只见长34米、宽3.2米、高5.4米的运动式秧苗设备匀速运作,将秧盘以W形的排列结构以及自动滑轨上下循环。

  “育秧最怕的就是极端天气。”南安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黄春福表示,往年“倒春寒”时期温差较大,烂种、烂秧等情况经常“上演”。去年2月,全省首套引进的W型循环运动式育苗设备正式入驻农场,其配备的喷雾加湿、喷药装置、补光系统和智能电控系统等,能对秧苗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与精准调控。

  “温度过高,我们会开启排气扇进行通风。温度降低时,我们可以使用加温器加热。就像做实验一样,影响秧苗生长的各个要素都能在这套设备里进行调控干预。”黄春福说。

  “春耕就是在和时间赛跑。”顺和家庭农场负责人吕锦全告诉记者,今年农场新增2套立体循环运动式育苗设备,3个“大家伙”同时开工,一次可为450~500亩大田提供育秧服务,15到20天即可育完一批次秧苗,至少可缩减7天的育秧周期。据了解,该农场培育出的秧苗密度适中,配合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的水稻机进行机械化插秧,有利于实现育秧到插秧的全自动化。

  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作业1000米误差可以达到≤2.5cm,避免漏耕或重复耕种。目前,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已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控制器对农机进行控制,只需对作业地块进行简单的设置,使农机按照设定的导航路线进行作业,极大提高了作业精度、质量和收益,同时降低了农户的作业强度和驾驶技术门槛。

  “一个人一天最多也只能插两亩的秧苗,而智能化插秧设备一小时就能完成20~30亩的插秧作业。”谈及科技带来的变化,黄春福十分感慨,“现在农户只要‘玩玩手机’,就能高效、精准地完成春耕插秧。”

  目前,南安市积极开展“智慧农机”建设,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安装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技术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全市投入1.2万台农机具参与春耕生产,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达79.1%,有力解决劳动力紧缺、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见习记者 肖蔚男

原标题:科技助力,南安春耕更高效
责任编辑:方迪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茶园变秀场2025-05-27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泉州安溪:创新茶王赛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政企校携手“职”引未来 泉州台商投资区举
  • “非遗+”打造沉浸式文化盛宴 晋江市(安海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李光地故居:“一代名相”好家风(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李光地故居:“一代名相”好家风(视频)
    泉州台商投资区琅山村郑和广场今日揭幕(视频)
    泉州台商投资区琅山村郑和广场今日揭幕(视频)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郑钦文2025法网第三轮对手确定 郑钦文下 贾静雯辟谣老公修杰楷醉驾传闻:太荒谬了 南平市交通运输部门多措并举开展防汛工作 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 南平市举办“夜 陈乔恩确诊盲肠炎 吴彦祖也曾自曝因阑尾 休·杰克曼正式申请离婚 妻子发声:遭到 安徽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六起违反中央八项 李嫣现身姐姐窦靖童伦敦演唱会 网友:李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福建闽南网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