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4月9日讯(闽南网记者 肖晓锦 通讯员 陈鑫炜 文/图)4月8日,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厦泉金合作发展区)南安片区“新质南翼·新极未来”发展大会召开,产、学、研、投等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关键节点、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泉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毅恭指出,南翼国家高新区地理位置优越、发展空间广阔,是泉州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之一,蕴藏着无限的发展机遇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当前,我们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大拼经济、大抓发展,融入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聚力拉开“南高新、北石化、环湾崛起、县域做强”的产业空间格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勇当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排头兵。市县两级合力推进南翼国家高新区提质扩容,布局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一代人工智能、数字健康、科技服务业等新赛道,集聚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端创新要素,日渐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创新创业的沃土。我们将秉承政企互动好传统,构建“法治护企”“政策找企”“泉心泉意帮企”“万名干部进万企”等服务矩阵,完善各类创新人才引进政策,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欢迎更多科创项目、高端人才、资金资本汇聚泉州,抢滩南翼国家高新区,共谋发展、共赢未来。
南安市委书记张桂森表示,作为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核心区和南安大拼经济、大抓发展的主战场,南安片区主动融入全省和泉州市发展大局,科学重构“一带三组团”空间格局,着力引进行业链主,打造现代产业园区,布局半导体、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拼出了超1500亿元的规上工业产值。当前,南安上下以“必须在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上走前列、作示范和在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厦泉金合作发展区上求突破、展新局”的强烈共识,瞄准“2+1”新产业赛道,加快构建“1+7”高新产业和“2+4”石材智造两大千亿生态走廊,着力打造万亿泉州的“新质增长极”。希望大家以此次大会为载体,与创新紧紧握手、促项目落地开花、用技术点石成金,推动更多科技图景变为产业实景,共同拥抱发展新质生产力,竞逐未来产业新赛道。南安承诺,将迭代激励创新的政策干货、做优促进创新的土壤养分,奋力推动南安抢占新质生产力制高点,共创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的成功未来。
会上,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南安片区“RGB”招商图谱发布,全方位展示高新区南安片区的发展蓝图和投资机遇。
据悉,“RGB”即对应红、绿、蓝三个颜色,其中红色图谱代表目前南翼国家高新区南安片区产业链补齐缺失环节,也是下一阶段最急缺、重点招引的产业链环节;蓝色图谱是具有一定基础,需要继续提升、加强的环节;绿色图谱是南翼国家高新区南安片区优势环节,具备龙头引领、或已经初具规模的产业链环节。
此外,会上还举行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南安片区金融授信仪式、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南安片区项目签约仪式,本次共有21个项目签约,计划总投资超226.9亿元,项目的落地将为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南安片区的发展注入强劲的活力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