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安市霞美镇四甲村党报收藏馆建成投用。收藏馆内这批跨越70多年的党报珍品,不仅让村里新增了红色文化阵地,更成为村民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的鲜活载体。
记者在四甲村党报收藏馆看到,一张张报纸整齐地陈列在展板上,“读党报学党史感党恩”等红色标语装饰其间,浓厚的党史学习教育氛围扑面而来。
“你看,这张报纸上有‘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报道,这张报纸则刊登了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报道……这些报纸记录了中国的重要历史节点。看着这一张张报纸,感觉历史就在眼前,特别有意义。”现场,不少老党员驻足在报纸展板前,讨论着报纸上的历史故事,不时发出感慨。
记者了解到,这个收藏馆展出的党报均由四甲村贤达、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傅志雄无偿捐赠。今年49岁的他是一位“藏报达人”,从初中时期开启集报生涯后,就经常和全国各地的集报爱好者书信往来、交换报纸,所集报纸与日俱增。目前,傅志雄的藏报涵盖清代至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类报纸1万多种、3万多份。
“党报是记录党的历史、传播党的声音的重要载体。每一份报纸都记录着时代的记忆,如果能在公共藏报馆展出,就能发挥出它们更多的价值。”多年来,傅志雄始终心系家乡发展,尤其关注乡村教育与红色文化建设。去年,得知四甲村要建设“党建+”邻里中心后,他便精心筛选出约2000份具有历史意义的党报,全部无偿捐赠,助力党报收藏馆建设。“这些报纸涵盖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的内容,每个版面都是时代浪潮的真实记录。”傅志雄表示,为让村民了解更多历史故事,今后将定期举办不同专题的党报展览。
四甲村党委副书记傅文灿表示,此次捐赠不仅为党报收藏馆建设提供了核心展品,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贤达反哺家乡、助力红色文化传承的责任担当。未来,四甲村将以党报收藏馆为阵地,定期开展“党报共读”“党史宣讲”等活动,让这批红色党报真正“活”起来,成为滋养村民精神、凝聚乡村发展力量的重要源泉。(记者 赖香珠 李想 通讯员 高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