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南安 > 魅力南安 > 正文

海外乡贤投入40多万元翻新 400多平方米的洋楼为何1元租出?

来源:海丝商报 2024-07-18 17:13 http://www.mnw.cn/

  在著名侨乡南安码头镇,一座两层西式楼房“隆德居”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也承载着一份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这座位于宫占村的旧洋楼,如今经过翻新改造,被屋主以每年1元的租金租给了村委会,成为乡村振兴与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

  租金为什么是1元?这背后又有哪些故事?昨日,记者前往宫占村一探究竟。

  旧洋楼焕新颜

  过去,“隆德居”四周环绕着旱厕、猪圈和鸡鸭圈,环境脏乱,与这座古老的洋楼形成鲜明对比。去年年底,意识到这座洋楼及其周边闲置地的潜力后,宫占村党总支书记高继业开始与远在海外的屋主戴凤河商议,看能否盘活这座洋楼,用于村里的乡村振兴和文化工作。

  戴凤河于1957年出生在宫占村,20世纪80年代背井离乡远赴菲律宾打拼。如今,事业有成的他,始终心系家乡,多次对家乡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老年人事业等慷慨解囊。当得知家乡有意盘活“隆德居”时,戴凤河毫不犹豫地表示支持,并决定出资重新修缮这座洋楼,再交给村里使用。

  说干就干,戴凤河陆续投入40多万元,对“隆德居”及其周边环境进行了彻底改造。他清除了洋楼四周的杂草、鸡鸭圈、猪圈和旱厕,在庭院铺上青石,并将二楼瓦片全部换成新的,屋内也重新涂上了白色腻子粉。整个装修过程中,戴凤河多次回国现场指导,确保工程质量。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隆德居”焕然一新。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洋楼总面积达400多平方米,楼上3间房、楼下6间房。四周清理出来的面积800多平方米,为后续的规划利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洋楼大门上面崭新的青石上刻着“谯国传芳”4个大字,屋瓦、墙体彩绘、门口大庭均重新铺设,外墙四周还新贴了浮雕的青石,红砖黑瓦青石相映成趣,典型的洋楼风貌让人流连忘返。

  走进楼内,每一个房间都独具特色,墙上刻着自力更生、勤俭建国、奋发图强等标语。

  租金只需1元

  如今,整座“隆德居”被戴凤河以每年1元的租金租给宫占村村委会,成为村里今后开展各项乡村振兴和文化工作的重要场所。

  为什么是1元呢?高继业说,戴凤河的本意是想将洋楼无偿提供给村委会使用,但为了形式上的合规和表达对村委会的尊重,他选择象征性地收取1元租金。这一做法既展现了他对家乡发展的支持,也体现了他对村民的深情厚意。

  “每年1元的租金,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更是一个充满深情、责任和期望的象征。”高继业说,如今,村里计划投入10万元,在拆除的旧旱厕空地上修建一座凉亭,再铺设80厘米宽的步行道直通马路边上;同时,还将在四周进行绿化、美化,在临溪一侧修建护栏,将400多平方米的荒置菜园改造成“微菜园”。此外,村里还计划将洋楼护厝改造成“邻里话仙室”,将空房间改造成村史馆、侨史馆、南音馆、图书馆、农耕文化馆等,为村民提供一个了解家乡历史、传承文化的平台。

  高继业说,戴凤河的善举不仅让“隆德居”焕发出新的生机,也为家乡的乡村振兴和文化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记者 黄俊涛 李想 通讯员 黄依婷)

原标题:海外乡贤投入40多万元翻新 400多平方米的洋楼为何1元租出?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2025高考首日 晋江1.1万名考生顺利应考
  • 晋江多部门携手“夜查” 为高考学子“静音
  • 惠光爱尔眼科携手泉港爱尔眼科开展全国“爱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视频】现场直击!高考首日泉州学子奔赴考场
    【视频】现场直击!高考首日泉州学子奔赴考场
    泉州石狮:海上泼水节 再续两岸情(视频)
    泉州石狮:海上泼水节 再续两岸情(视频)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青春赴考 提笔逐梦——2025年高考首日见 《漳州市城市文明养犬若干规定》出台 漳州首个房票安置试点项目即将公开选房 出口锂电包装智慧监管试点在厦门启动 福建小微企业质量跃升记 厦门出台扶持办法进一步促进会议展览业发 石狮男装供应链加速对接全球 话剧《树魂》亮相中国国家话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