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平县中山镇会同县行政执法局依法对古镇核心保护区的两栋违章建筑进行了强制拆除,拆除建筑面积近200平方米,有力打击和震慑了在保护区范围的违章建设行为。
今年以来,中山镇坚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作为推动发展的有力抓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时时铭记党员身份、处处对标对焦看齐,事事当好先锋模范,立足岗位作贡献,以学促做、以做促学,边学边改,有效提升学习成效,助推“三大战役”有序推进,加快生态型文化旅游名镇建设。
提升贫困户“造血”功能
为了更好地推进脱贫攻坚战役,中山镇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积极帮助贫困户从“输血”变为“造血”。中山百家姓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总支通过实施“党员帮扶工程”, 积极探索“合作社+贫困户”精准扶贫新模式,初步形成了以渔业养殖、仙草、百香果种植、蔬菜种植等为主的支柱产业,实现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与贫困户帮扶带动、互惠共赢。该镇还通过雨露计划培训,提升贫困户造血功能,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能力,今年以来,该镇共举办培训班两期,培训贫困户127人。百家姓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总支免费为贫困户培训实用种养技术150多人次,发放种养技术资料500多份。
此外,该镇还采取“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家庭农场+党员+贫困户”、“公司+党员+贫困户”模式,将就业信息直接送到贫困家庭门口,让贫困户进城入镇就近优先就业。福建梁野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安排当地8户贫困户就近就业,并由公司8名党员进行结对,落实帮扶资金8000元。武溪村党员邱德兆、邱禄兆,在村党支部的带领,联合村民邱建华通过土地流转,创办家庭农场,发展种植脐橙200亩,聘用当地贫困户13户45人;老城村村民王继文与党员邱福平等通过土地流转,合伙种植灵芝100多亩,解决8名贫困人员的就业问题。据了解,至目前,全镇共帮助解决近100名贫困人员就业,安排公益性岗位9个,帮助36户贫困户申报小额信贷资金105万元。
党员挂钩联系服务企业
该镇认真落实“六个一”工作机制,成立了福建贝特CNC数控研发、武平闽台农牧合作创业园二期两个重点项目建设攻坚工作组和26个民生项目攻坚小组,并由13个党员班子成员任组长,全方位推进和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确保该镇重点项目按序时进度推进,按时完成项目工作目标任务。同时,建立党员班子成员挂钩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对40个由该镇引进或培育的企业分别由11名党员班子成员挂钩,及时了解、协调解决企业在招用工、用电及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据了解,至目前,福建贝特CNC数控研发项目已正式试投产。闽台农牧合作创业园二期项目计划11月份开工。同时,该镇还积极做好古镇的保护开发,修缮保护规划区内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迹,全力以赴做好征迁工作。今年1至10月,累计完成投资471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4%。
有效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围绕中山河湿地公园建设,该镇按照“拆、转、治、清、管”的工作思路,将养殖业污染整治任务分解到每个镇、村党员干部,明确污染治理和减排的期限和要求,至目前,全镇共拆除猪舍40949平方米,占任务数的163.8%。
为加强中山河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整治,该镇还联合县环保、水利、国土、行政执法等部门,拆除非法采砂场1处、塑料颗粒加工厂1个、古镇核心区违章建筑2处220平方米。同时,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建设集镇污水处理厂和压缩式垃圾中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