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字词,运笔频临砚海;医疴痼,生辉巧借芒针”、“厚德仁心安患者,神针妙手起沉疴”。这两副对联分别是武平一中蓝伟文老师和武平三中钟加元老师写给武平县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李砚辉的,这也是李医生的真实写照。
11月11日,笔者在武平县中医院住院部针灸科看到,李砚辉医生正在病房里为患者做针灸(如图)。每天在病房里忙碌地治病救人,用各种技术技法,解除病人的病痛,这是李砚辉和他的20多位同事的日常工作。1993年,李砚辉从福建中医学院毕业后,就来到了武平县中医院工作。那个时候,武平县中医院针炙科仅有李砚辉医生1个人,条件十分艰苦。李砚辉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加之持续不断地钻研,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在病人和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病人到中医院就诊。
随着病人的持续增多,武平县中医院成立了针炙科,并且通过不断打造,成为中医院的强势科室之一,现在,针炙科由单人门诊科室发展到10名针灸医师,集针灸、推拿和脑瘫儿童康复为一体的科室,每天都吸引大批患者前来就诊。李砚辉担任学科带头人和科主任的武平县中医院针灸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医特色专科,并于2008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医疗机构特色专科,率先在全市县级中医院设置针灸科病房并单独成立一个病区。目前,这里拥有36个编制床位的病房,医护人员20多人,是全市县级中医院最大规模针灸科。
李砚辉工作耐心细致,操作认真,从未出现过医疗差错,为病人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热情。他带领科室医生开展了“芒针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靳三针”治疗儿童神经精神发育迟滞(脑瘫)、“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率先在武平县开展“三伏灸”等一系列疗效明显的特色疗法,使针灸科影响力日益扩大。
热情周到的服务,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使不少病人从武平各地、广东平远、江西寻乌等地慕名前来求诊。武平一中退休教师钟肇和因腰腿疼痛不能行走,经过李砚辉医生的治疗后很快恢复健康。于是他特地撰写了《发扬灿烂的针灸医术为人民的保健作贡献——访针灸大师李砚辉》一文,并发表在《人文科学》杂志上。某中学老师因眩晕反复发作痛苦不堪,经李医生治疗后完全消除了症状,至今数年未再发作。于是他制作了一块“妙手神针”的牌匾送到针灸科。城厢镇园丁村退休干部钟其星因腰椎间盘突出,造成腰腿疼痛、行走困难。李砚辉医师用芒针疗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很快解除了他的病痛。钟其星非常感激,逢人便说中医治疗疗效好。
在武平县中医院,还设有一个武平仅有的儿童康复中心,这里是龙岩市、县残联脑瘫儿童定点康复治疗中心。在李砚辉医师的悉心指导下,这里常年开展脑瘫儿童、行为有障碍的儿童的康复治疗。
李砚辉扎根武平中医院二十多年,期间曾有几处大医院力邀,但是李砚辉不为所动,宁愿留在基层为家乡群众服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连续当选为省、市针灸学会理事,并多次被选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官。2007年,他还被针灸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国家标准》芒针部份起草工作领导小组聘为“起草工作咨询专家”。2009年,他被武平县人民政府授予“武平县县级名医”;今年,他又荣获了龙岩市基层“最美医生”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