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文物部门对官田李氏大宗祠、中共福建省委旧址中华基督教堂、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辛耕别墅、四堡书坊建筑文海楼和后田暴动指挥部旧址火星祠堂、西陂林氏大宗祠、抚市天后宫、岩前淇澳园、芷溪古建筑群孚吉堂、壁洲天后宫等一批国保省保文物旧址修缮工程进行竣工初验,标志着我市又实施完成了一批(26个)国保省保点的修缮保护项目。这是我市文物系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推动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保护好文物就是传承中华文明。我市文物资源丰富,共有国保16处(124个点)、省保137处(241个点)、县保533处(565个点),县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合计686处(930个点)。近年来,我市文物系统通过开展资源调查、健全工作机制、编制保护规划、争取上级资金、实施文保工程、筑牢安全底线、深化展示利用等,积极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再上新台阶。
特别是今年以来,围绕文物的保护规划、本体维修、保护范围内的周边环境整治、三防设施建设等项目工作,我市始终保持“建成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态势,积极谋划了62个文物保护工程,并争取上级专项资金7290万元,有力保障了项目的实施。市财政也投入500万元,助力正在实施的29个县保及以下文保工程。截至9月30日,我市国保、省保、县保修缮率已分别达到84%、65%、33%。
同时,我市还将实施古田会议旧址群之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文昌阁)等5个国保旧址点(群)、松毛岭战役战地医院旧址超坊围屋等7个省保旧址的“三防”设施建设工程。此外,我市文物系统不断加大统筹力度,充分发挥文物在资政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传播时代正能量。如,我市利用修缮后的革命文物,利用特色文物资源,举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初心向党永不忘”“英雄赞歌——福建省纪念抗美朝战争胜利70周年文物精品”“艰苦奋斗——共产党的逐梦之路”等一些主题鲜明的临时展览,努力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焕发更璀璨的光芒。
通过实施一大批文物保护工程,不仅使我市多数文物险情得到基本排除、消防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文物保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文物展示利用水平显著提升,也使文物保护管理得到有效加强,大大完善了文物所在区域的基础设施条件,有效带动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业态,同时积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为全力以赴推进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熔铸强大文物力量。
(融媒体记者 邱慧颖 通讯员 曾宪华)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