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在永定区峰市镇信美村闲逛,处处皆美景:4.5米宽的沿湖游步道,整洁舒适的文化广场,悠然弈棋的老者……在过去三年,信美村上演了一场美丽“蝶变”。变化的启动者,正是市水利局派驻信美村的第一书记卢才忠。
真心真干得民心
2017年12月,卢才忠主动请缨,来到信美村这一国家级旅游扶贫重点示范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驻村挂职是难得的锻炼机会,我可以帮助农村理清发展的思路。”卢才忠这样解释驻村的初衷。
现实却困难重重。增收难,2017年村里人均年收入仅1.3万元;行路难,生产生活道路不少是黄泥路;发展难,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
“筑不好巢,就引不来凤。”村部前的破旧村道拓宽改建、文化广场建设成为卢才忠上任伊始的第一个项目。
然而,拓宽村道、建设文化广场需拆除村民的杂物间、占用菜地。“路能走就行,有必要那么宽吗?”有的村民不理解。“真心、真情、真干,不愁干群不同心。”卢才忠泡在村民家里讲政策,会议开了好几场。2019年底,上千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长100多米,宽4.5米的村道顺利竣工。
驻村以来,卢才忠争取到各类资金1200多万元,民生得到改善,民心得到提振,村环境得到新变化。村民逢人就夸:“他让村里变了样,我们村来了个驻村好书记!”
群众有事立即办
今年7月,由于当地长期未下雨,水源严重不足,该村乌石角安置点60多户村民用水受影响,不少村民需步行数百米至邻居家挑水。“阿才,我们实在没办法了,你是书记,得帮我们解决!”7月29日,村民童文琪打电话给卢才忠。“放心,我会帮乡亲们解决!”电话里,卢才忠给童文琪许下承诺。
解决用水问题,首要解决的是资金问题。为此,第二天,卢才忠立即向市水利局争取5万元专项资金,如今,基井已打通,村民们家中再也不怕缺水了。
三年来,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卢才忠的身影。村民家中有纠纷,他帮着调解;贫困户的农产品没有销路,他帮着四处兜售农产品;贫困户就业有难题,他亲自帮忙解决,事无巨细。
吃上生态旅游饭
信美村环境美了,可如何致富?
锁定村里的绿色生态和水果资源,卢才忠提出发展旅游业的想法。发动党员干部重新挖掘“副榜炉”的相关信息,在村部旁的老校舍规划设计成副榜炉展厅及生产工作室;向上争取资金,在背头坑码头新建了一座以3A级标准打造的旅游公厕;近三年,通过争取资金支持乡村游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游已初具模样;发动村里的合作社开展水果采摘特色乡村游,使村庄迅速成了“网红村”,先后获得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村、市级平安和谐村、省区乡村振兴建设试点村等称号;最高峰一个月接待游客上千人次。
2018年12月,龙湖信美湾—观光垂钓采摘文化节在村里举办,外地的游客来游玩,却四处找不到吃饭休闲的地方。这件事刺激卢才忠产生建设农家乐的想法。与村干部商量后决定,通过向上争取资金200万元,建设信美湾农家乐,目前项目即将动工。
一路艰辛更是一路收获。2019年,信美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62万元。“这一件件事虽说并不是很大,但都是与村民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紧要事,信美的面貌每年都有大变化,真希望他能留下来再干上三年!”村副主任童在建说。(记者 施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