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2018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苏区重任在肩、闽西理应先行”的政治自觉和历史担当,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以钉钉子精神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不断擦亮闽西作风建设这张亮丽名片。
紧盯节点,扭住不放、寸步不让
“龙岩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常务副总经理卢立煌违规公车私用、公款吃喝问题”“新罗区铁山镇人大主席谢智明违规收受礼金、‘私车公养’问题”……2018年末,龙岩市、县两级纪委监委陆续通报了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再次向全市党员干部释放抓作风建设不松劲的强烈信号。
在龙岩,这已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时间节点,净化节日风气,推动作风建设的常态化举措,2018年,全市共通报63批229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不仅如此,每到重要节点,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都通过印发廉洁过节通知、制定方案、通报曝光、推送短信等方式,早部署、早动员、早提醒,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
武平县纪委监委推动各级党组织开展廉政提醒谈话、节前纪律提醒,督促党员干部带头遵规守纪;永定区纪委监委利用勤廉家风资源优势大力弘扬廉政勤政的先进典型,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自警自省……
“把问题抓在前,防微杜渐,提前打好‘预防针’,既是拧紧刚性约束的‘螺丝扣’,也是对党员干部的严管厚爱。”龙岩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主动出击、强化监督检查,盯紧盯牢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关键环节。积极推动各职能部门开展“1+X”专项督查工作;采取实地察看、查阅资料、比对账单、抽查消费发票等多种方式对违规购送节礼物、私车公养、公款旅游等问题开展督查;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和新技术,大大拓宽监督渠道。
2018年,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87起、处理514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330人。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一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守重要节点不松劲,向奢靡享乐、送礼收礼等歪风亮剑力度不减,形成了有力震慑。
靶向发力,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反映多年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了。”家住武平县某小区的居民们长舒一口气,纷纷表示,要为县纪委监委点赞!
原来,此前该小区违建问题严重,该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对于县委作出三次批示置若罔闻,不积极作为,群众对此怨声载道。2018年7月,武平县纪委监委收到小区居民举报后迅速查实问题,责成该局对此问题进行整改,对有关负责人问责。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反复提及、作出重要指示。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多次专题学习,充分调研、全面了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我市的主要表现形式。2018年5月,市纪委监委制定下发《关于印发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综合整治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细化出7个方面20条具体任务,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部署推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综合整治工作。
各县(市、区)纪委监委也纷纷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整治工作。
新罗区纪委监委将开展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与脱贫攻坚战相结合,梳理出敷衍应付、弄虚作假、数字脱贫、算账脱贫、被动脱贫等在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时限确保整改到位。
长汀县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为县委巡察重要内容,2018年共进行县委巡察2轮14个单位、县级交叉巡察2批4个单位,发现移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线索4条。
与此同时,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抓早抓小,推动作风持续好转。
针对行政执法单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突出问题,对全市38个有行政执法权的单位开展专项整治,共推动31项问题完成整改,对相关人员进行集体约谈;出台《整治“文山会海”二十条规定》……
2018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的271名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公开通报曝光13批次32起典型问题。靶向发力,严肃查处,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稳步推进。
久久为功,在“长”“常”上下功夫
“全市查处党员干部不良习气问题239件,处理312人次,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74人次……”1月7日,市纪委监委网站公布了全市2018年12月份查处党员干部不良习气问题月报情况。
自市委出台《关于在全市党员干部中纠正不良习气树立清风正气的意见》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发力,剑指作风顽疾,不仅让不良习气的“软问题”有了“硬约束”,还将全市查处党员干部不良习气问题有关数据和典型案例每月收集汇总,形成月报表在市纪委监委网站通报,截至目前,已持续29个月公开通报查处情况,形成强有力震慑。
持续查处、通报不良习气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形成纠正不良习气、树立清风正气的氛围,是龙岩市纪检监察机关、狠抓作风建设,不断发力加压、从严执纪的一个鲜明例证。
2018年9月15日,始于2015年的龙岩市纪委《公款存储“潜规则”治理》项目荣获首届“中国廉洁创新奖”,该项目实施三年多来,全市公款存储行为得到有效规范,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肯定,相关经验被国家财政部、银监局采用。2018年8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正式公布,将违规为他人吸收存款受党纪处分写入其中。
一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进一步实践、落实强化作风建设的制度和措施办法——
针对市委巡察过程中发现“私车公养”现象较为突出的问题,龙岩市纪委监委开展集中清查。2018年,共处理96名责任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人、辞退或解聘30人。同年6月,出台《关于“私车公养”问题的处理意见(试行)》,进一步规范统一“私车公养”问题的处理原则、尺度和标准;
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协同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组、新罗区纪委开展2018年“阳光招生”调研督导,形成《关于2018年“阳光招生”工作意见建议》;
市纪委监委形成了“两正两反”通报机制,2018年发出通报37期,共通报74个党员干部清风正气典型事例和74起不良习气典型问题,“纠”“树”并举、激浊扬清,在全社会形成纠正不良习气树立清风正气的良好氛围。
……
作风建设永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以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记者曾燕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