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高度重视抢抓“互联网+”新机遇,并通过激活主体、搭建平台,构建销售、服务和物流体系、开展培训和政策鼓励等一系列措施,强力推进电商产业发展。
在如何加快发展传统行业互联网+,推动地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方面,政协委员们也表达了思考与建议。
资金信贷难 奖励门槛高
“入驻电商企业多数为初始创业,规模不大,启动资金是比较大的问题。”农工党龙岩市委在政协提案《关于加快龙岩市传统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建议》中提到,资金信贷问题成为制约传统产业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困难。作为初始创业者,基本没有什么资产,属于典型轻资产企业,无法走银行资产抵押贷款融资的路子。同时,也缺少必要的信用担保贷款基础。
虽然,各地相继出台了电商扶持政策,但门槛相对较高,常常是“锦上添花”而难以实现“雪中送炭”。例如:一些扶持政策要求年销售额500万以上。如此“硬件”,导致龙岩市大部分电商企业都无法享受奖励政策。
人才成本高 人才留住难
龙岩市电商快速发展,但电商人才存在较大缺口,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传统产业互联网+发展。
据悉,龙岩市电商运营、软件设计、美工摄影、仓储物流、方案策划等方面人才紧缺,间接导致一些有意发展电商的传统产业,在电商的“浪潮”前面犹豫不前,甚至一些农村电商企业在经历初期的高速增长后,后继乏力。
“目前,龙岩市电商企业给予员工的工资福利已无法与沿海城市相比。”政协委员分析道,待遇不高导致本地优秀电商人才流向福州、厦门、泉州等沿海发达地区。同时,由于龙岩市电商企业相对起步晚,不少公司地址设在开发区,交通相对不够便捷,周边也缺乏配套休闲娱乐的设施。即使部分企业高新聘请人才,也时常存在留人难的状况。
产品同质化 标准难统一
龙岩地处山区,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不少特色农副产品远近闻名。龙岩咸酥花生,可谓声名远播,龙岩市生产销售龙岩咸酥花生的企业和家庭作坊更是数不胜数。但在众多企业中,只有部分规模化生产企业取得QS认证,并配备了专门的质量检测仪器。
相当一部分农村原生态的农产品,未取得相关产品质量检测标准认证,这直接导致了销售时,消费者想买又担心质量问题,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传统产业互联网+发展。龙岩某公司主要经营本土特色农副产品,如:黄花菜、木耳、赤小豆、长豆角、茶油等,但因生产工艺、配料等原因,暂时无法通过QS认证,互联网+发展遭遇瓶颈。
传统产业巨大潜力,探索“互联网+”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向,正在给传统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记者 刘菲菲 罗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