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一亿年前的蜥蜴爱吃“麻小”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9-11-19 11:28 http://www.mnw.cn/

  11月19日,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北京宣称,他们首次在辽宁省建昌县发现了一件罕见的胃容物标本,对理解白垩纪中小型爬行动物的捕食习惯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领衔,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苏珊·E·埃文斯等学者共同完成。研究论文发表于Elsevier出版集团的《白垩纪研究》。

  胃容物是非常罕见且重要的化石记录,是了解古生物的食性的直接证据。此次研究的标本发现于中国辽宁省建昌县喇嘛洞地区下白垩统九佛堂组地层,是一件含未消化的甲壳类动物胃容物的矢部龙标本,目前收藏在新近试开放的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内。“这可能是一例蜥蜴吃麻小被撑死的悲剧。”邢立达表示。

  人们常吃的小龙虾学名为克氏原螯虾,起源在美国墨西哥湾北岸、路易斯安那州一带,所以也有人称它为“路易斯安那州螯虾”。后来被引入中国,因其食用价值成就了风靡一时的“麻小”。我国热河生物群发现过大量的淡水螯虾化石,距今约1.3亿年至1.2亿年前。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沈炎彬曾经研究过这批标本,推测小龙虾是由东亚起源再传往中亚、欧洲和北美。

  此次发现的螯虾碎片的长度和比例告诉我们,被捕食的古蝲蛄大约有12-13厘米。有趣的是,矢部龙胃腔中缺乏甲壳碎片,所以这只小蜥蜴很有可能是捕食了河岸上正在蜕皮的古蝲蛄。综合所有胃容物记录,尽管矢部龙缺乏明显的游泳形态学特征,我们仍然认为矢部龙有河岸捕食的习惯。

  矢部龙来自举世闻名的热河生物群,也是该生物群被命名的第一种蜥蜴,广泛分布于下白垩统义县组和九佛堂组地层中。

  过往的矢部龙化石曾记录过含有鱼类残骸的胃容物,而大型甲壳类动物则是首次发现。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征集到这件标本的时候是蒙板未清修状态,胃容物是在该馆旗下的化石矿晶清修复原实验室的技术人员的清修技艺下逐渐暴露出来,首先暴露出来的是巨大的螯足。此次甲壳类胃容物的发现丰富了矢部龙的捕食目标,更加明确了矢部龙的古生态位。该大型甲壳类动物保存了背面被细小颗粒覆盖的螯足、一段细长的胸足碎片、口器和破碎的触角,所有的特征都与桑氏古蝲蛄(Palaeocambarus licenti)相符。(作者:崔雪芹)

原标题:一亿年前的蜥蜴爱吃“麻小”
责任编辑:曾少林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地震后被困废墟正确的呼救方式是什么?蚂蚁
  • 以下哪一个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量子科学实验卫
  • 5G信号多个A代表什么?会带来哪些改变?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中央八项规定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何不同 3岁女童突然脱发 查出铊中毒 医生:毒性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部省际工作会议在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写 儿子高烧不退查出白血病妈妈一夜白头 一 省领导赴泉州调研 龙岩茶叶首次出口尼泊尔 张毅恭调研督导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