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军事 > 军事历史 > 正文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为何将牛奶视为贫困的标志?

来源:北京日报 2017-02-28 11:56 http://www.mnw.cn/

­  虽然现在提起牛奶和奶酪,动不动就会与生活品质连在一起,但在中世纪,情况却并非如此。19世纪以前,由于没有安全的消毒和保存手段,牛奶是一种伴随着高风险的食品。直接挤出的奶常常被细菌污染,在炎热的季节几个小时就足以令牛奶变质,因此几百年中,牛奶和奶酪是穷人的主要食物来源,有钱人对其敬而远之,经常食用乳制品甚至被认为是贫困的标志。

­  19世纪早期,工业化使职业妇女数目增加,母乳喂养的减少相应增大了人们对牛奶的需求,因此如何让城市居民喝到安全牛奶,成为许多发明家考虑的问题。

­  1856年,美国人吉尔·博登获得了生产炼乳的专利许可。在制造炼乳的过程中,博登发现了延长牛奶保质期的办法。比如高温煮沸可以杀死牛奶中的细菌,加糖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脱脂也有相同的作用。南北战争对延长食品保质期的需求让博登着实发了笔大财。

­  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推动着乳制品行业的繁荣。1871年,法国人路易·巴斯德发明了至今仍被广为使用的巴氏消毒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巴斯德,就不会有今天如此繁荣的全球乳品业市场。

­  19世纪末期,火车的出现使得运送液态奶更为便捷;20世纪,冰箱的出现使得奶类的保存更便利。到了1900年,饮用牛奶已经是美国和欧洲城市居民的日常习惯,一套将牛奶从农场送到居民家门口的复杂运输体系建立了,牛奶脱离“自然物”的属性,成为一种工业大规模生产、运输和销售的商品。

­  一战的爆发使得牛奶制品的市场需求猛增,罐装牛奶、炼乳被用来改善士兵的营养失调;战时大批妇女外出工作也使得母乳喂养大范围减少,婴儿的牛奶消费增长。加之这一时期也正是营销学和广告宣传学出现的时候,牛奶的广告宣传者聪明地利用了尚不成熟的营养学。1918年,维生素A的发明者、美国饮食科学家艾尔玛·麦科勒姆称:喝牛奶的人更高大,更长寿,也更好斗。这一说法影响了整个社会对牛奶的认知,美国的奶制品产量在随后的十年内增加了三分之一,牛奶逐渐被塑造成为一种“完美食物”。

­  摘自《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纪玮维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聚焦摆拍、编造、仿冒、低俗、炒作等突出问
  • 赖清德“团结十讲”被爆改偷摸进行 舆论质
  • 国家知识产权局:我国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取得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市第33届“威远楼之夏”戏剧汇演正式开演(视频)
    泉州市第33届“威远楼之夏”戏剧汇演正式开演(视频)
    国道324线泉州南迎宾大道沥青路面罩面工程全线完工(视频)
    国道324线泉州南迎宾大道沥青路面罩面工程全线完工(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叙利亚内政部门宣布在苏韦达省达成新的停 泉港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调研调度新城投资 东山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 漳州发现“变脸”香蕉 漳州:男子路口被撞飞 过路军人紧急施救 惠安县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今天(7月17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昨日 三明这所高校建新校区 建设用地获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