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164天,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考察任务,乘“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于21日顺利返抵上海。
资料图:中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中新社发 柯小军 摄
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领队杨惠根21日对记者表示,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由“雪龙”号考察船、长城站、中山站、内陆队、大洋队、航空调查队、新站建设队、阿蒙森海调查队、第33次中山站越冬队、“向阳红01”号船等组成,共334人,考察任务历时164天。
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2017年11月8日乘“雪龙”号考察船从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出发,先后在罗斯海、中山站、普里兹湾、戴维斯海、阿蒙森海等区域开展了海陆空立体协同考察,总航程达3.8万余海里。
本次考察充分利用船基、冰基、海基、陆基、空基、站基等平台,通过“陆地—海洋—大气—冰架—生物”多学科联合观测,实施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建设的前期工作、国家南极观测网建设、海洋环境保护调查、站区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
杨惠根说,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克服了罕见的严重冰情和恶劣的天气条件,完成了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恩克斯堡岛新站临时建筑和临时码头的搭建,实现了发电、海水淡化、通讯等功能,并于2018年2月7日举行了新站选址奠基仪式。同时,考察队按计划完成了新站基础测绘、生物生态监测、工程地勘、设计调研等工作任务。
资料图:中国目前最先进的新一代科考船“向阳红01”号。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摄
本次考察期间,“向阳红01”号船首次加入南极考察航次。据介绍,“向阳红01”号船南极航段科考任务主要集中在南极大西洋扇面,此前中国获得该区域的资料非常少,本航次填补了该区域的空白,并在海洋动力学、海洋生物与生态学,以及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海洋微塑料和海洋测绘等领域取得了亮点性的成果。(记者 阮煜琳)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