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镇党委书记李志强:
四驾齐驱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李志强
结合实际,就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安海镇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以龙头制造企业提升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领头羊”。重点发挥恒安、盼盼、兴业等龙头企业现有优势,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发展新趋势,推动优势产业往高端化、规模化发展。
二是以智能产业园区建设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阵地”。全力打造省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安海园区、品牌工业城等工业发展平台,积极引进高新项目、高品位开发等,强化服务,培育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集群。
三是以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桥头堡”。突出现代服务业与优势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依托安平开发区、桥头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加快推动“优二进三”,盘活闲置厂房、商务楼宇等资源,引导培育众创空间。
四是以发展文教旅游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认真研究、深入挖掘安海文化、教育、旅游等资源优势,借助名桥、名寺、名校、名企、名人的品牌效应,统筹整合安平桥—三里街—龙山寺精品旅游走廊规划建设等,打造人文旅游目的地。(记者 周冬)
罗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文斗:
建平台抓服务强人才 将产业转型升级进行到底

陈文斗
2015年,罗山街道将全力推进“一区三园”的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力推产业转型升级大跃升。
食品产业是罗山的支柱、传统产业,未来罗山将铆足劲,对这一产业实施创新驱动。不仅鼓励传统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向智能制造转变,引进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更将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支持,促进“机器换工”,提升产品竞争力与附加值。产业转型升级是一股新动力,罗山将进行到底,并力争到2020年,打造若干个智能化工厂和数字车间。
一个好的平台决定了转型升级的深度及广度,为此罗山将加快“三创园”、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等新兴载体和公共设备平台的建设,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与此同时,罗山将全力推进食品园的建设和征迁扫尾工作,力争近期完成智能产业园的征迁工作;加快豪新食品市场等专业市场的培育建设,强化市场和产业的互动效应;扶持壮大电子商务企业,开展食品电子商务,形成线上线下互动,扩宽销售渠道,引导海峡国际食品城建立网上市场。
产业转型升级归根结底拼的是人才。今后,罗山将更注重“抓服务、强人才”,开展“三比一看”活动,帮助企业引才、用才、留才创造更好的环境。(记者 曾舟萍)
新塘街道党工委书记洪长江:
发挥优势建设 完善“两园两区一走廊”

洪长江
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新塘街道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后发等优势条件,迅速破除底子薄、总量小、龙头少的困境,建设并完善“两园两区一走廊”。
一是加快新塘园开发建设,发展先进制造业。目前新塘园已引进优雅环保壁纸、意尔康鞋业、光泉电子等1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69.15亿元,其中正在动工项目10个、完工投产项目1个。下一步将引导企业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等发展新趋势,改造提升发展优势,构建先进制造业。
二是建设省(晋江)智能装备产业园,发展智能产业。围绕打造集研发、孵化、生产、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装备园,积极配合开发区做好园区规划、建设、招商等工作,推进项目落地。
三是推进中心区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引导中心区企业由工业向商贸、酒店、物流、汽车销售等现代服务业转型。
四是做好新塘园拓展区规划建设,发展中小型科技企业园。鼓励和支持一些小而精、小而专、科技水平高的中小企业进驻新塘园拓展区,发展智能和高科技产业,建设成新塘中小型科技企业园。
五是壮大汽车销售走廊。目前已有宝马、大众、奥迪、日产、达狮雄汽车城等30多家汽车销售企业和4S店进驻,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汽车市场三期,发展壮大汽车销售产业。 (记者 柯明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