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走起来不打滑了,路面的卫生情况也改善了很多,整个夜市看起来很规范、整洁。”近日,晋江市民蔡先生对梅岭街道凤凰夜市餐饮摊位铺设隔油垫的做法称赞有加。一块小小的隔油垫,看似不起眼,却折射出晋江在城市治理方面的精细化转变。
今年以来,晋江进一步深化人居环境整治,从规范夜市油污治理这一“小切口”破题,通过专项行动疏通城市“毛细血管”,发动全民参与、凝聚共建合力,让城市既留住升腾的烟火气,又焕发洁净清新的美。
统筹谋划抓全局
隔油垫的使用,让夜市路面更加洁净。
近日,记者来到凤凰夜市,这里是晋江市隔油垫治理先行先试点位之一。记者发现,登记在册的53个摊位中,大多涉油摊位均严格落实隔油垫铺设要求,现场环境整洁有序。
隔油垫的规范使用,让青阳街道高阳夜市烧烤摊老板陈长水直呼“省心多了”,“以前,每次收摊要花半个小时冲洗;现在,把隔油垫一卷就可以回家了,回去用水冲洗十几分钟就干净了,方便了很多。”
随着晋江市城管执法局对占道餐饮摊位落实油污治理措施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像陈长水这样的摊主从中获益。
此前,晋江市城管执法局发出《关于加强占道餐饮摊位规范使用隔油垫的通知》,采取多种措施推动规范落地,并加强对各餐饮单位隔油垫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在保留城市“烟火气”的同时,以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今年以来,晋江市坚持高位统筹推进,制定《2025年晋江市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创优专项行动方案》,组织开展地面污渍整治、马路市场秩序整治、农贸市场环境整治、道路破损修复整治、“滴洒漏”整治、广告乱象整治和车窗抛物整治等7个专项提升整治行动,以及公厕环境管理、共享单车管理、餐饮油烟治理等3个创优项目,进一步推动人居环境提质升级。
浸泡、冲刷、清洗……在保洁员的细心操作下,原本脏污的地面和污损的垃圾桶变得整洁如新。5月29日下午,晋江市委文明办、晋江市城市管理综合考评中心召开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调度会,部署下一阶段任务,并创新组织现场观摩活动——通过“实地看、现场学”的方式,让市直单位、镇街及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直观感受整治成效,推动“以观促改、以学促干”的治理模式走深走实。
专项行动出实招
环卫人员运用高压水枪清洗垃圾桶。
脏污地面、污损垃圾桶等一个个微小问题,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唯有疏通这些细微之处,才能让城市面貌实现“清根见底”的洁净。
一段时间以来,晋江在全市开展“净面靓色”专项整治行动,各镇街纷纷行动起来,针对痛点、难点开展专项整治,以“绣花功夫”雕琢城市细节。
聚焦垃圾桶周边脏污、早市夜市地板油渍、菜市场周边“脏乱差”等突出问题,近日,青阳街道以“常态化整治脏污地面和污损设施”为核心,围绕垃圾桶点位专项整治、餐饮区域油污治理和菜市场周边环境提升三大重点开展行动,累计清洗垃圾桶点位84处、更换破损垃圾桶21个、清理油污69处、清理菜市场周边积存垃圾11处、冲洗地面污渍36处、规范摊位经营秩序13家。
近日,在池店镇禾恒蔬菜批发市场、新华洲水产市场、禾富农贸城三大重点市场及周边区域,总能看到身着橙色马甲的环卫工人手持工具,对三大市场周边路面和绿化带等进行全面大扫除。清扫完后,环卫工人还对路面和垃圾桶进行深度冲洗,有效改善了三大市场外围的环境卫生和市容秩序。
磁灶镇在整治过程中,依托网格化巡查,发现问题“即查即改”,并采取“机械+人工”作业模式,运用高压水枪、清洁剂等工具,对全镇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区域的垃圾桶进行逐一清洗,对顽固污渍进行人工擦拭,确保洁净如新;同时,通过智慧环卫平台实时监控,用垃圾收运车和小型保洁车灵活收运垃圾,实现“日产日清”。
全民参与聚合力
晋江城市一景
人居环境整治需要全民共同参与。当前,晋江通过构建市、镇、村三级联动宣传体系,以多元形式激发市民参与热情,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6月5日是第53个世界环境日。当天下午,晋江市城管执法局联合英林镇垃圾分类社团来到晋江市第十实验小学,为该校四年级学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讲座《“晋”力分类,与你同行》。
“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好处是什么?”“生活垃圾如何分类?”……讲座过程中,学生许悦认真倾听,并记了满满一页笔记。“我要把学到的知识告诉家人,一起为保护环境出力。”许悦说。
5月23日晚,晋江市第三届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在万达广场启动。活动设置互动体验集市、创意改造工坊等环节,通过趣味游戏让广大市民学习分类技巧、了解低碳生活理念。现场参与的张女士说:“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很有趣,让我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的认识。”
今后,晋江市城管执法局将持续深化垃圾分类宣传,创新活动形式、扩大覆盖范围,在全社会形成“分类齐参与·低碳新时尚”的生活风尚。
如今的晋江,既有夜市升腾的烟火气,更有干净整洁的城市颜值;既有网格化管理的精度,更有全民参与的广度。这座城市,正以人居环境提升为抓手,在精细化治理中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文明和绿色动能。
(记者 沈茜 秦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