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晋江 > 晋江新闻 > 正文

见证“晋台一家亲” 晋江“四普”新发现涉台碑刻

来源:晋江经济报 2025-07-07 10:20 http://www.mnw.cn/

  “老祖宗的精神要传承。现在,碑刻得到更好的保护,我们太激动了!”近日,晋江陈埭镇湖中村硕庵公小宗祠一通涉台碑刻被列入晋江“四普”新发现文物,硕庵公族裔张先生为此兴奋不已。这通碑刻,不仅揭开了一段跨越海峡的家族史,更是“晋台一家亲”的鲜活见证。

  上个月,常年在外经商的张先生偶然看到有关晋江“四普”新发现文物的报道,“我们硕庵公小宗祠历史悠久,出过张瑞图大学士、张天福将军等名人,是不是也可以列为文物保护起来?”随即,张先生向晋江市文保中心提供线索。

  作为鉴湖张氏后裔,张先生对家族史熟稔于心。“鉴湖张氏为泉南一大族氏,硕庵公为鉴湖张氏十五世祖。后裔中,二十世孙张瑞图为明朝大学士、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二十二世孙张天福任清代大总戎(用以称呼总兵),成就‘文武一品’。清代还有前往台湾的张士箱家族一门六举人,冠甲全台,传为佳话。”张先生说,张士箱在台湾的后裔如今已达2000多人,分布于台北树林区、埔姜仑、虎尾溪、三芝乡、彰化鹿港等地。自1986年以来,其后人每年都组团回晋江湖中谒祖探亲。

  收到线索后,晋江市文保中心主任吴金鹏立即前往硕庵公小宗祠现场勘察。硕庵公小宗祠位于湖中村北片256号,坐北朝南,为五开间两落传统砖木石结构建筑。建筑布局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张士箱之子张方高、张方升、张方远、张方大四兄弟回乡重修;现建筑为1989年、1997年硕庵公后裔重修。

  勘察过程中,吴金鹏发现,在宗祠一侧存有一通涉台碑刻,宽102厘米、长238厘米,保存完好。碑文清晰记载着清康熙年间迁台的垦殖大户张士箱家族回报故土、建设小宗祠一事。清乾隆二十八年,张士箱的四个儿子共同出资修建小宗祠,并“拓东西室为堂”“东留空地七尺西留空地七尺为通巷,前为庭”等。长子张方高还回故里“亲自监督”,直至完工“纤微鲜差”,碑文为证,字字恳切。

  “晋江市博物馆也收藏着一方张士箱的墓志。”吴金鹏说,张士箱家族世代瞻念祖居,一再回乡修宗祠的精神令人感动。张士箱不忘故土,在家乡出钱出力修族谱、修祠堂;他亦为脚下热土不遗余力,领着子孙为修建台南、彰化孔庙及两地衙门捐资。

  对硕庵公族裔而言,碑刻被保护的意义更重要的是精神传承。“老祖宗用奋斗精神创下基业,用家国情怀联结两岸。我们要接好这根‘接力棒’。”张先生说,晋江人对祖先的敬仰刻在骨子里,无论身在何处,这份血脉亲情与文化根脉永远剪不断。

  据了解,“四普”工作开展以来,晋江市累计新发现文物205处,覆盖水下沉船遗址等类别文物,已全部上传至省级综合管理系统,新发现文物数量位居全省县域普查单元第一。下一步,晋江普查队将持续推进新发现文物工作,力争不漏一处新发现的有价值的文物线索,并做好相关整理工作,让文物保护有资料可依。

  (记者 杨静雯)

原标题:见证“晋台一家亲” 晋江“四普”新发现涉台碑刻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洛江:探索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新路径
  • 泉州海事局启动Ⅱ级响应 全力防御台风“丹
  • 天际茶盟·安溪铁观音云端之旅正式启航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台风“丹娜丝”昨日生成 今日厦门风劲雨 厦鼓轮渡游客航线今日下午或停航 五通客运码头厦金客运航线今日停航 厦门同安“环东风情季”系列活动启幕 开 厦门思明区多路段将限行 涉及斗西路、凤 天际茶盟·安溪铁观音云端之旅正式启航 “知行泉州到安溪燃动一夏”非遗盛宴启幕 泉州海事局启动Ⅱ级响应 全力防御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