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晋江 > 晋江新闻 > 正文

收稻人:头顶烈日抢收 汗水湿透衣裳

来源:晋江经济报 2020-07-15 09:38 http://www.mnw.cn/

  眼下正值早稻收获季节。13日下午4时,记者在晋江九十九溪流域田园风光拓展区五彩稻田看到,两台收割机、装运车穿梭在田间,今年48岁的刘万勇正驾驶着一台收割机,不断将水稻“收入囊中”。

  刘万勇在收割水稻

  为了配合记者采访,刘万勇才得以“忙里偷闲”。而此时,他已经在烈日下连续作业5个小时了。

  黝黑的脸、粗糙的皮肤、干裂的嘴唇……见到记者,刘万勇抻了抻有点厚的长袖衣服,掸了掸身上的尘土,笑了笑:“穿厚点才不容易晒伤。”

  记者注意到,刘万勇不仅满头大汗,衣服也全被汗水浸湿,他在机器上准备着的十瓶水所剩无几。刘万勇告诉记者,机械作业时,大量的尘土、杂质及瘪粒等漫天飞舞、迎面扑来,不仅常被大量吸入口鼻,还常常黏附在脸上和身上,痒得难受。

  “虽然辛苦,但早已习惯了。”刘万勇是安徽合肥人,这些年他走南闯北,以“车”为家。由于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的收割季节不一样,他利用各地收成的时间差、温度差,开着一辆简易的房车奔波于不同的城市,深入不同的农田操作收割机。

  “现在水稻收割机械化,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操作,效率提高了很多。”当了20年农民的刘万勇见证了从人工收割到半机械化再到机械化的过程,他说,早几年前,机器还需要五六个人操作,其中要专人放袋子装稻谷,一圈下来,整个稻田都摆着塑料袋。

  农忙时节,争分夺秒。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农作物必须在短暂的收获季节抓紧抢收。“晒场腾空多少空地晒稻谷,我们当天就得收多少,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出动三台机器,收割80亩稻谷。”该片水稻田机械作业负责人吴春光告诉记者,中午是收割最好的时机,此时水稻的水分已被晒干,收割的时候好脱粒。

  采访结束后,刘万勇和吴春光再次回到地里继续干活。略弯的脊背,滴落的汗珠,也许这才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写照。

  (记者_沈茜陈巧玲文图)

原标题:收稻人:头顶烈日抢收 汗水湿透衣裳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2025高考首日 晋江1.1万名考生顺利应考
  • 晋江多部门携手“夜查” 为高考学子“静音
  • 惠光爱尔眼科携手泉港爱尔眼科开展全国“爱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视频】现场直击!高考首日泉州学子奔赴考场
    【视频】现场直击!高考首日泉州学子奔赴考场
    泉州石狮:海上泼水节 再续两岸情(视频)
    泉州石狮:海上泼水节 再续两岸情(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青春赴考 提笔逐梦——2025年高考首日见 《漳州市城市文明养犬若干规定》出台 漳州首个房票安置试点项目即将公开选房 出口锂电包装智慧监管试点在厦门启动 福建小微企业质量跃升记 厦门出台扶持办法进一步促进会议展览业发 石狮男装供应链加速对接全球 话剧《树魂》亮相中国国家话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