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人心田 芳香四溢
姓名:阮芳
职务:晋江法院刑一庭审判员
素描:2008年到晋江法院工作至今已经8年,自2010年以来,审结刑事案件1070件。其中,未成年人刑事案件210件,无一超审限及质量不合格案件。
荣誉:全省法院系统先进工作者、全省法院少年审判工作先进个人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6月21日讯 “小芳姐,我回老家了,可能暂时不会去福建了。我下个月要结婚了,感觉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真的很感谢你……”5月30日下午,晋江法院刑一庭法官阮芳接到的这个电话,把她的思绪拉回到了2011年12月30日。
当天,阮芳开庭审理一起抢劫案,年仅17岁的贵州男孩张羽(化名)是该案的被告人。
2010年11月23日,张羽受邀伙同一些社会青年一起抢走了古某的摩托车、手机及250元现金。案发后,张羽四处逃窜。

阮芳给青少年普法
“我很害怕,走到哪里都不安心,听到警车的声音,或者看到警察来了,我就连工钱都不要了,赶快跑。我觉得很痛苦……”逃亡数月,张羽选择自首。
“在审理中,我看到了他向善的那一面。”阮芳说。开庭完,阮芳和张羽的母亲聊了起来。聊天中得知,张羽从小父亲因病去世,他一直跟着奶奶长大,作案时他刚到晋江打工不久。
“都怪我,平时没有好好教育他。”张羽的母亲一脸愧疚,并表示愿意赔偿受害者的经济损失。
看着眼前这个难过的母亲,阮芳叫来了被害人古某。“功夫在事外。”阮芳说,办理一个案件,审理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事情清楚便可按法律去判。但真正让他们内心悔改,回归社会才是意义所在。在阮芳的调解下,张羽的母亲赔偿了古某的经济损失,获得了古某的谅解。综合多方因素,张羽被法院判处缓刑。
判处缓刑后,阮芳考虑到张羽的户籍在外地,虽举家在晋江,但不一定会有村组织或社区组织接纳他。本着教育、感化和挽救失足少年的初衷,阮芳将其送到晋江未成年人帮教基地。
“未成年人还不够成熟,容易随波逐流。如果我们推一步把他送到监狱,他接受到的就是负面的东西。反之,拉一把让他回到社会,就是另一片天地。”在化解社会矛盾的基础上,尽可能给未成年被告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是阮芳一直的坚持。
案子结了,阮芳和张羽的故事似乎才刚开始。
“阮芳姐,您来啦。”张羽到帮教基地后,阮芳只要有到基地,便会去找他。一开始,张羽还很腼腆,话也比较少。
“在这里生活还适应吗?电脑印花做起来应该不会太吃力吧?”……促膝谈心中,两个人的距离慢慢拉近。为了更好地开导张羽,阮芳还特地带了心理老师来给他做心理疏导,张羽也慢慢开朗了起来。
“小芳姐,真的多亏有你,要不然……”一次,阮芳和其他法官带着在基地里接受缓刑帮教的未成年人到监狱参观后,感受到监狱的“苦”之后,张羽转过头对阮芳说。
渐渐地,原先那个内向的男孩活跃了起来,对待工作也毫不含糊,一起帮教的伙伴、管理员们纷纷赞不绝口。
为了对帮教企业里的未成年缓刑犯实现更好的帮教,阮芳联系华侨大学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队,让大学生与帮教对象共同开展到养老院关爱老年人的公益活动、团队素质拓展、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大学生这一素质较高、与未成年缓刑犯年纪相仿的群体,在共同相处中与未成年缓刑犯进行思想和内心的交流,我希望给未成年人缓刑犯的改造和成长注入更多的正能量。”阮芳说,近半个月的活动,她从头跟到尾。
与大学生一起到敬老院,一起玩游戏,张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欢乐,而阮芳也感觉到张羽一点一滴的变化。活动即将结束的最后一晚,他们决定举办一个自编自演的爱心晚会。
“我想要表演节目!”张羽自告奋勇,在得到阮芳的支持后,准备起了节目。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当音乐响起,张羽走上了舞台,褪去了羞涩,自信在他的脸上尽显。一首《少年壮志不言愁》赢得了全场的掌声,阮芳也在第一时间为他“点赞”。
过了考察期后,张羽在南安找了份工作,开始了他的新生活。“我要努力工作,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他打电话告诉阮芳。有了深厚感情的他们,未曾中断联系。
“每一朵花开,都是生命的绽放。每一名失足少年,无论曾经犯下多严重的错,他们身上寄托着家庭和社会的未来,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给予他们足够的引导和关爱,帮助他们重新走上正道,社会就会多增加一份平安和谐。”看着走上正轨的张羽,阮芳感触颇深。
“暖人心田,芳香四溢。”她是阮芳,迷途少年的“知心姐姐”。 (记者 林扬阳 通讯员 蔡崇谋 尤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