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围着需求转
“至今东武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苏东坡诗中的“东武”正是现在的山东诸城。2009年,山东诸城依托潍坊工商职业学院、乡镇(街道)成教中心和208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成立了全国首家农村社区学院。如今,这所社区学院设立了14个镇街分院和208个社区教学站,被称为“老百姓自己的大学”。
诸城市皇华镇柏戈庄的村民祝明做红薯粉皮加工,每年在网上销售粉皮5000多箱。他的厂子从一个乡村作坊向“互联网+”企业迈进。网络销售始于诸城农村社区学院皇华分院的电商培训项目。
“生产的土特产卖不出去,农民很想建自己的网店,迫切需要这方面的知识。”皇华分院院长闵祥卫说,该社区学院开展了16期“电子商务知识培训班”,培训了506人。现在,全镇开了16家淘宝网店,大小企业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网站。
诸城农村社区学院的培训五花八门。社区学院设在每个村里的教学站一年四季都放着“社区居民教育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农民想学点啥,填一下问卷。教学站根据问卷反馈组织培训。
转变观念比培训技术更重要
“农民意识跟不上时代节拍,种庄稼,看见萝卜贵了跟风种萝卜,白菜贵了种白菜,大家一起种多了卖不掉。有的人边打工边种田,种田种不好,打工也挣不多。辛苦劳作年复一年,经济收入难以提高。”静海区梁头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校长刘忠强说,改变农民意识,通过培训让他们获得发家致富的新本领,是农村职成教育当前最重要的课题。
诸城市教育局局长李熙良说:“改变农村生活面貌和生活方式,最终要靠老百姓人文素养的提升和生活观念的改变。社区教育就担负这个责任。不仅仅是培训一个种植养殖技术,让农民转变观念,主动寻找、学习技术更重要。”
2016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公布第一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希望以示范县建设为抓手,加强农村职成教育的基层阵地建设,更好地服务“三农”。天津市静海区、山东省诸城市的农村职成教育都被纳入当地财政保障范围。
“居民渴求免费技术培训,但是目前社区教育经费还很少。”诸城农村社区学院桃林分院院长王增勇说,“像我们社区,人均1块钱,总共才3万多,有时候下拨还不及时,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其实现在国家对农民培训经费投入不少,农业口的各种培训上级都有专项经费,但是农业局在基层没有像我们这样的培训平台,如果能够通过顶层设计,将二者结合起来,或者也设立社区教育专项经费就好了。”(记者 李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