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连曝出的“廉价实习生”闹剧,集中放大了职业教育固有的管理缺陷。现阶段,一揽子针对职教的法律法规,更多还是概括式、模糊化的,而不是列举式、具体化的。以“顶岗实习”为例,既有规定只是笼统地强调“要专业相关”,而并没有列出不同专业实习时的“适用岗位清单”。在这种背景下,某些职业学校出于利己主义的考虑,势必会倾向于用“实习生资源”去换取最大化的收益。
极度廉价的职教实习生,一方面构成了对学生们严重剥削,另一方面给职校带来了极大的“灰色收益”。长久以来,某些企业绕过市场化的人力雇佣渠道,通过和职校主事者私下勾兑的方式来获得劳力,已然引发了一连串的恶果。其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劳动力定价秩序,也败坏了职业教育的道德基石……本应教书育人的教育者,在此事中竟是将学生们待价而沽、打包转手,如此怎不令人唏嘘感叹?
现实中,职业教育素来以工具价值、技术指向为主线,然而随着各类“实习丑闻”的频频曝出,我们或许更应该反思,该如何重建职业教育的人文性与道德性基础?这至少意味着,在平等的、相互尊重的校园氛围内,学生们可以拥有合理表达关切、理性争取权利的机会,而不是总是被强迫着,接受充当廉价劳力的结果。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