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简体 繁体
闽南网 > 教育 > 招生考试 > 招考信息 > 正文

2017年上海新高考不分文理科 外语含听说

来源:解放日报 2016-11-09 16:07 http://www.mnw.cn/

  作为全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两大试点省市之一,明年上海将首次实施“3+3”新高考方案。昨天,上海市教委公布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以及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试点方案。

  上海新高考的一大重头戏是探索基于“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即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2017年起,上海市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其中,高考外语科目考试实行一年两考,考试时间分别为1月和6月;外语科目考试不单设口试,还包括笔试和听说测试;考生在高考报名时,可以选择参加1次或2次外语科目考试,较高一次成绩将被计入高考总分。而选择参加春季高考的考生,其外语科目考试成绩同时作为2017年统一高考外语科目的一次考试成绩。

  凡符合本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条件的考生,应于2016年11月10日10:00至12日16:00,在“上海招考热线”网站(www.shmeea.edu.cn或www.shmeea.com.cn)进行网上报名。和往年相比,2017年上海高考报名在时间节点上有所提前。

  事实上,上海从2000年开始实施春季高考,试图打破秋季高考“一考定终身”格局,为学生提供多次考试、多次录取的机会。2015年,上海春考开启全新试点,报考对象从往届毕业生扩展到应届毕业生,考生覆盖范围扩大。今年,考生可于本月22日至24日通过“上海招考热线”网站进行网上报名并填报志愿,每名考生可填报2个专业志愿,可以是同一所学校的2个专业,也可以是不同学校的各1个专业。

  根据同时公布的2017春季高考试点方案,明年1月7日至9日举行全市统一文化科目考试,3月4日至5日举行院校自主测试。明年共有23所试点院校参加春季考试招生,招生专业为各高校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或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据了解,统一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数、外,其中语文150分钟,数学120分钟,外语笔试(含听力)120分钟、听说测试20分钟。由于2017年寒假提前,春季考试招生的报名、考试、志愿填报等时间节点较去年有所提前,提请考生注意。

  此外,按照“一参考”方案,高校公布对上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使用原则、考查内容、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等,这也是新高考区别于传统高考的亮点所在。据悉,考生可在上海教育门户网站和各春招试点院校网站查询《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使用办法》。(记者 许沁 徐瑞哲 彭德倩)

责任编辑:苏仕颖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时间确定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顺利撤离空间站组合体 习近平就伊朗发生严重爆炸事件向伊朗总统 赵乐际同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列席代表座谈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安全 王沪宁主持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福建闽南网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