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12岁的学生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用手机充值游戏币花费10万元;一名13岁的学生因手机被没收从4楼跳下,苏醒后第一件事是要求打“王者荣耀”……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中小学生沉迷手机游戏的消息不断刷屏。
手机游戏为什么会让这么多“熊孩子”着迷?如何让孩子们不再沉迷于手游?家庭、学校、社会应该做些什么?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中小学生沉迷手游危害多
“暑假作业有一部分需要在手机上完成,一定要警惕孩子借这个机会玩手机游戏。”石家庄市民李楠的孩子读小学,英语、语文都布置了朗读作业,每天通过手机上传语音。每到此时,李楠都要盯着孩子来完成。
“不是看他读得怎么样,是怕他玩游戏。”李楠说,最近一个多月,孩子一回家就埋头玩手机游戏,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一怒之下,李楠没收了儿子的手机。然而,孩子并没有就此罢休,不仅借同学的手机玩,还让同学帮他打段位,怎么都禁不住。
“在游戏中能得到其他玩家的赞扬和认同,有一种满足感。”说起手机游戏,李楠的儿子王路曼(化名)滔滔不绝。他现在主攻“王者荣耀”,之前他和小伙伴们玩过“天天飞车”“奇迹暖暖”“天天酷跑”“雷霆战机”等手机游戏。
这种认同感,不仅来自于游戏本身,还有一种从众心理。“平时大家聊的内容都是这些,如果你不玩,嘴都插不上,会感到孤单。”王路曼说,他们班有32个男生,除了几个“学霸”,几乎都在玩“王者荣耀”。
手游比传统网游更易成瘾。石家庄市长征街小学校长杜忠诚表示,一部智能手机在手,中小学生几乎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上网玩游戏,学校和家长很难进行有效监管。
“一些孩子的学习热情让手机游戏给冲淡了。”王路曼的班主任周晓晴(化名)非常着急,期末考试前,男生们下课凑到一起打游戏、聊游戏,有些学生因课余时间玩手机游戏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班级的学习进度,很容易在学习上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