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叛逆
也是一种自我成长
王永柏介绍,青春期叛逆是青少年生命周期发展的必经阶段。对于家长来说,在这个危险系数相对较高的时期,一定要妥善处理好,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但是家长也不要过度紧张,要辩证看待孩子的青春叛逆期。因为该阶段是孩子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其个性和创造性都恣意升腾。但是,由于孩子身心发展、所受教育的局限,他们形成的诸多想法并不成熟甚至偏激,这就需要靠外界,比如家长、老师正确教育引导孩子。
“叛逆”有好也有坏 家长应区别对待
是否所有的青春期叛逆都属于正常“成长”?王永柏说,孩子青春期叛逆如果仅仅有些情绪上的反抗和消极行为,并未造成严重后果,说服教育能听,则属于正常叛逆;相反,如果出现严重对立、不服从、甚至影响孩子自身和他人正常学习、生活,触及道德底线、触犯法律,则属于问题叛逆。出现问题叛逆要积极干预。这里介绍几条比较实用的亲子沟通技巧。
(1)尊重孩子:家长不要老盯着孩子的弱点,不拿孩子的短处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
(2)换位思考:面对孩子的叛逆行为,换位思考。有共鸣后会理解孩子,找出问题症结。
(3)忌从学习入题:以免让孩子怀疑家长交流的动机。可先从家事入手,情绪稳定后再谈正事。
(4)稳定情绪: 不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不理智的情绪和行为,会导致孩子愈加抗拒。
(5)允许孩子犯错: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不要过分束缚孩子的手脚。
(6)以身作则: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强,家长的良好言行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此外,陈爽介绍,对于青春期阶段有着正常叛逆情绪的孩子,家长还应帮助孩子从多方面予以调整。比如要坚持运动。运动是一种非常好的调节情绪激素分泌水平的方式,同时对培养毅力、忍耐力、思维的灵活性都非常有利;其次要增加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培养适合的爱好,确保爱好的发展性,避免一切向分数看齐;第三要鼓励人际交往。人是群体动物,人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和获得经验,家长与外部环境的阻碍会使一些成长过程停滞,延长孩子叛逆的时间,加重孩子叛逆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