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级家长签字最认真 高年级会放松
记者发现,即使是同样的要求,不同家长的完成度也有不同。例如,老师要求在作业登记本上签名。有家长是一项一项对着签名。记者翻阅一个孩子的作业登记本看到,语文作业有更正错题、认读课本、课外阅读等。在每一项作业后,家长都写了备注:已更改、已认读,已读《根鸟》第几章,最后在家长签名栏签名,相当认真。
而不少家长,尤其是高年级的家长,都是确认完成后签名了事。家长孙先生说,在孩子刚上学那两年,身为父母特别紧张,虽然老师只要求签名,没要求逐字检查,纠错也只是给出了范围,他们依然每次作业都是逐字逐句检查,然后纠正签名。到了三四年级就放松多了,基本上只是看一眼。哪题做错了老师会指出来让孩子改正,家长签名只是起到督促作用。
家长覃女士也表示,孩子一年级的数学作业都是自己逐题检查,做作业也是全程陪同。到了二年级变成了“半陪”,三年级就不陪了,只负责完成老师布置的听写任务和签字。但每周会全面认真地翻一翻作业,以掌握孩子的学习状态。
老师有话说
那么,老师们对于要求家长作业签字,是如何考虑的呢?
学习重要节点或成绩起落时需要签字
冼村小学校长郭海英表示,他没有明确提倡或反对老师要求家长签字,而是让老师们根据学科、班级等实际情况决定。“每一个班、每一个年级的教学情况都比较复杂,很难一概而论说这种做法好或不好。但从总体情况而言,我不太赞成一刀切,每一个孩子的每一次家庭作业都让家长签字,这不利于孩子自律性的培养。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不一定要通过签字来体现,但完全不签字,肯定也是不行的。”郭海英说,他比较赞同老师在一个时间段或者一些学习的重要节点上,让家长了解孩子学习情况并签字。同时最好不要只简单地签个名字,建议能写一小段评语,反映孩子的学习状况,与老师进行更有效的沟通。
另外,一些重要的学习节点,例如学习某项比较重要的新知识,也可以建议家长签字,配合学校一起帮孩子把基础打好。也可以要求个别孩子家长签字,例如某个孩子成绩下滑或某上升势头很好,都可以通过签字的形式,督促家长关注孩子的变化。
一二年级习惯培养期需要签字
华阳小学范秀红老师表示,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单靠学校是不够的,签字是为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一、二年级的时候,我是要求家长在作业登记本上签名的。这个时候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家庭和学校合作很重要,让家长签名是希望他们能够督促孩子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也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没有硬性要求家长批改,但也欢迎家长在有空时能检查一下,对于孩子学得是否扎实,心中有数。”范秀红说,即使有家长订正了作业,每一位同学的作业,她都会认真批改。到了高年级,她就没有硬性要求家长逐项检查作业了,但试卷还是要求家长签名的,并建议能适当写一些评语。
天河区龙洞小学副校长郑炳元也表示,一、二年级要求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并签字,是有必要的。毕竟孩子自觉性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家长学校要形成合力。
不建议手把手教孩子写作业
另一方面,老师们都不建议在签字以外,还要手把手教孩子做作业。郭海英表示,反对孩子在做作业时,家长在旁边盯着,一步一步教。所谓的陪,应该是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家长不要在旁边玩手机或者看电视,影响孩子,而是工作、阅读、学习,甚至做家务,给孩子做出一个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的榜样,这才是正确的“陪”。范秀红表示,即使是低年级的孩子,也不需要时刻陪着。可以根据孩子的作业量,跟孩子约定完成时间,并且在不干扰他的情况下观察,如果孩子拖拉了,或者哪些地方做得不对,再对孩子进行督促。“孩子守约、守时的习惯很重要,家长要信任、尊重孩子,最好不要一直在旁边指指点点,会让孩子很烦躁。”范秀红说。(全媒体记者 刘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