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简体 繁体
闽南网 > 教育 > 校园 > 正文

孩子有“开学综合征” 老师3招帮娃娃收心

来源:重庆商报 2017-02-17 08:34 http://www.mnw.cn/

­  新学期开始了,但老师们发现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有的学生甚至厌学、焦虑、情绪不稳定等。你的孩子是否也有这样的“开学综合征”?昨天,巴蜀中学语文老师、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刘红枚给家长们提出了三点建议帮孩子收心。

­  四类学生易患“开学综合征”

­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按理说经过寒假的休整,孩子们在学校的精神应该非常振作。但是开学初我们却发现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有的学生甚至出现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厌学、焦虑、情绪不稳定等现象。”刘老师指出,这种在中小学生身上所表现出的明显的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非器质性的病态表现,心理学家们称之为开学综合征。

­  刘老师说,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寒假生活与学校生活的作息及内容不同,两者之间缺少缓解与过渡;还有的是学生对学习的畏难及逃避心理。

­  以下这些特点的孩子开学综合征的程度会更加严重一些:心理素质低且适应能力较差、在学校受到老师批评或与同学关系不太好、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以及对学习成绩过于追求完美。

­  了解孩子心理 温柔陪伴

­  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该怎样帮助孩子收心,让他们尽快过渡到身心健康、精神愉悦的学习生活中去呢?

­  “孩子成长,最大的力量来自他自己。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才能更好地帮到他。”刘老师说。她认为,了解孩子心理之后,我们家长或老师在孩子面临开学综合征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

­  温柔的陪伴孩子。在心里既重视开学综合征,又不要把这个现象太当回事;在开学这几天里,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节奏慢一些,开学一两周作业少一些,会减轻学生大脑不够使唤和身体疲惫的焦虑;如果我们家长不要急着要求孩子,允许他暂时处于这样的状态,他的身体和心灵会更加平和。这样会有助于他较快而平稳地过渡。

­  要激发孩子的内在力量。可以多和孩子聊聊上学期孩子所获得的成绩或进步。比如在学校集体生活方面,在担任班干部方面,和同学交往方面,某门功课进步方面,某次活动表现方面……尽量说那些开心的能带给孩子美好回忆和增加自信的细节。家长也可以和孩子谈谈这学期的新目标,让孩子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憧憬。低年级孩子可以多从习惯和能力引导,高年级孩子可谈到某一门功课具体达到什么分数。 为孩子创造良好环境。家长尽量营造家庭的温馨感,和孩子作息尽量保持一致。孩子学习要张弛有度,不要疲劳作战。

­  原标题:孩子有“开学综合征” 名师3招帮娃娃收心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2025年南宁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南宁中考招生
  • 2025年新疆中考成绩公布时间 附新疆中考成
  • 2025年安康市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安康市中招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要经常出去玩?(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要经常出去玩?(视频)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福建发展文旅经济 支持厦门打造国家级旅 来厦门办海上婚礼 厦门发布5条婚恋旅游主 全国首个!泉州市物业管理学院揭牌 预计9月份投用!泉州这所小学完成竣工验 周同学巨型艺术装置亮相六大地标 拿上这 高温过后狂风暴雨冰雹突袭 厦门明日或有 厦门:幼儿园新生8月10日报名 教育局发布 思明区19个单位招聘44人 报名时间截至7月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福建闽南网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