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价格便宜,味道又好。”店主介绍说。记者看到许多学生掏出两三块钱,买了好几包这种“辣条”,随即撕开包装就开吃。记者也买了一包“素火爆鸡筋”,看到包装虽然有“QS”(企业食品生产许可)标号,但添加了多达16种添加剂,闻起来香辣刺鼻、色香诱人。其他品牌“辣条”的添加剂也普遍超10种。
记者通过配料表查询,这些零食成分多分为5大类食品添加剂。其中碳酸氢钠为膨松剂,能使产品膨松、柔软或酥脆。阿斯巴甜、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为甜味剂。脱氢乙酸钠则为防腐剂。红曲红、辣椒红等为着色剂。食用香精则为食品增香。从其营养成分表看,均呈现高油、高糖或高盐的特征。
添加剂难被人体代谢吸收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国家二级营养师朱屾山介绍,许多零食的主要成分是糖类、钠盐、各种调味剂、各种添加剂。比如“辣条”,几乎只是添加剂的合成,不含有人体代谢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纤维素营养,难以被人体代谢吸收。
朱屾山提醒,长期食用“辣条”这类垃圾食品,不仅会摄入过多的食物添加剂,还会摄入较多的盐分,埋下健康隐患,会造成营养素的摄入不足。而食欲极旺盛的孩子,可能由于能量摄入过高,极容易发胖。另外,对于经常咳嗽或咽部发炎的孩子而言,小食品太甜,或有食物添加剂,可能会诱发咳嗽或咽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