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陆静静老师告诉记者,班级有49个岗位,每个岗位都有其职责。除了传统的班长、学习委员、宣传委员等班委外,还有25个“能豆豆”岗位。班主任还根据班级需要设置了一些个性化的职务,比如“午餐管理员”、“纪律小帮手”。“每个孩子都有锻炼机会,不再唯成绩论班干。”孩子们根据兴趣、特长自主报名,竞选岗位。比如学习习惯好的孩子可以担任纪律小帮手,吃饭习惯好的申请当午餐管理员。
小学班干部的“官味”变淡了
过去小学一个班就几个班干部,只有成绩优秀的孩子才能担任。采访中扬子晚报记者发现,南京不少学校转变思路,将竞选班干转为“竞争上岗”。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南京市新城小学等学校都为孩子们设置了丰富多彩的工作岗位。陆静静老师感受到,职责细化岗位变多后,班级“小干部”的官味变淡了。孩子们关注的不是谁担任了什么职务,而是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是不是尽责,有没有为大家服务。工作尽责的孩子被奖励一张阳光卡,集齐卡片后能交换“心愿”。
昨天的展示会上,一位小姑娘表示她正在努力集卡,她的心愿是希望和校长一起吃午餐。家长们对这种模式也挺认可,“大部分家长希望孩子能得到锻炼。孩子们完成工作受到表扬后很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