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天傍晚下班了,我特别特别想回家,竹筷厂到拿口镇里最后一班车已经走了,我却步行了近5公里的山路回到了镇里搭上了最后一班回朱坊村的班车。”陈艳回忆,也许真的是命中注定,令陈艳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的中午一个面带笑容的中年人和村干部出现在了她家中。陈艳得知,这就是时任拿口镇镇长的廖俊波。他得知了陈艳的情况后,坚定地对陈艳的父母说:“再苦再穷也得想办法让孩子上学呀,知识改变命运,我来资助她!”
这真的跟做梦一样,让陈艳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我终于有书可以读了!”欣喜若狂的陈艳很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校期间她学习努力刻苦,担任了三年的班长,加入了学生会,每年都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还被评为泉州市三好学生。
那三年,每年寒暑假,陈艳都会准时收到廖俊波给她的一个两千多元的大红包。“在那个年代,这笔钱对我来说真的是一笔巨款,”陈艳流着泪说,“现在回头想,其实当时廖叔叔也并不富裕,一定是省吃俭用才攒下钱资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