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吃饭剩下的呢?
“我存下来了,用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上的。”提起这个,袁鹏宇得奖经历中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一项专门针对贫困学生的奖项。
2013年,也就是袁鹏宇上大学那年,爸爸因为肝硬化去世,生病花到了家里大部分积蓄,母亲一个人在供养他读书。“其实我这么努力拿奖学金,也是想给妈妈减轻点负担。”
成绩排名年级第一
跟清华大学教授做科研项目
其实,电子科大的学霸很多,为什么能够拿到那么多奖学金呢?
“我们学校奖学金的评定会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学业成绩、科研项目、学生工作、综合素质等等。”袁鹏宇说,在这些当中,学业成绩是基础。
而他的专业成绩加综合素质的评定得分,大一期间在全学院排名第二,到了大三,就攀升到全专业第一名了。“我专业课基本上都是90分以上。”
除此之前,袁鹏宇还参与了比较多的科研项目。比如智能家居安全系统、室内飞行四轴飞行器等项目,还跟随台湾东华大学的教授做生医信号处理项目,跟着清华大学宇航实验中心教授做航空航天信号处理项目等。
其中,一项四轴飞行器项目颇有实用价值。
“目前的飞行器都是在室外高空飞行,我们想让飞行器在狭小的空间内也能飞行,这样就可以用在救灾等活动中,让飞行器去到人不容易去到的地方进行探查。”当时袁鹏宇大二,他同团队里的同学拿到的原始版本的飞行器只能进行基础的室外飞行,不能悬停,也没有摄像头。
“我是负责操作系统的编写。”他们分工合作,加上摄像头,加上传感装置,优化操作,控制平衡,一年之间,在“撞墙”了无数次之后,他们才研制成功。是的,是真的撞墙,目前顶配版的飞行器可以自动识别前方障碍物并进行回避,而这项功能在实验中一出错就“撞墙”。
“我们现在的飞行器通过手动操作,可以悬停在一米左右的高度,在进入狭小空间之后,还可以前后左右360度旋转摄像头,探查周围环境。”袁鹏宇自豪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