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草根发明家三获国家专利 我为发明狂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当危难发生时,身在高楼如何逃生?面对这个问题,很多人思索无果后直接放弃。而在泉州惠安,有一位叫黄泉忠的中学物理老师,却是从2001年美国9·11事件后就一心想要发明一个高楼逃生器,让面临灾难的高楼人们,安全生还。

  这位草根发明家历经8年思索、3个月实验,最终成功发明了“自发电型缓降器”,从技术层面解决了高楼逃生的种种问题,也获得了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展览会金奖。

学习偏理科
从小爱动手

  “读中学时,我学习严重偏科。数理化都很优秀,可文科课程很少能考过及格。”与70后的主流观点一样,黄泉忠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除了研读课本,他还啃起了厚厚的《中学数理化》。

  读书之余,他还特别喜欢捣鼓折腾电器。家里电风扇坏了,黄泉忠自己动手,拆卸修理。遇上不懂的地方,就翻书查阅,或者反复试验。久而久之,他也练就了修理电器的好手艺。收音机电视风扇洗衣机,他都能拆卸修理,经手能用。

  渐渐地,在邻近的街道里,能修理电器的黄泉忠开始小有名气。而在修理过程中,他也自学了很多电路电子的应用技术。

  1996年,黄泉忠师专毕业,分配到惠安莲山中学任物理教师。

受9·11事件影响
萌生发明梦想

  说到发明的念头,要回到2001年。

  “那一年,美国9·11事件让我深深地觉得:面对灾难,人类是多么地无助。”黄泉忠说,如果有一个安全快捷的高楼逃生器,更多的人就可能获救。自那刻起,他就萌发了发明高楼逃生器的想法。

  做完市场调查后,黄泉忠惊讶地发现:现有高楼逃生器都存在缓降器效率低,技术安全性不高等多个问题,可能会影响高楼逃生的质量和数量。如果高楼逃生器的发明要有所突破,就要克服这些技术难题。

  为此,他废寝忘食,就连晚上睡觉时,脑子里也满是逃生器结构、电路图、运行模式。有时候灵感一闪,他马上用纸笔记录下来,以防遗漏。在这几年里,光草稿纸他就用了20几斤。就在不断的琢磨中,高楼逃生器的结构图也在他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

3发明获国家专利
成功源于坚持

  2008年暑期,黄泉忠携着图纸草稿,来到了厦门一个工厂,开始了高楼逃生器的实验。

  这两个月里,他与工人、师傅反复探讨,向工程师逐一讨教,反复实验,有时候甚至都没合过眼。两个月的实验,印证了技术的可行性。精益求精的黄泉忠又回到惠安修改,完善技术。2009年,他完成了逃生器全部技术设计,并申请了国家专利。这个“自发电型缓降器”,从技术层面解决了安全与快速兼顾问题、逃生中障碍物问题、逃生供电和报警问题,是国内外技术最先进的逃生器。有了这个逃生器,美国世贸大楼400多米的高度,仅用2~3分钟就能安全抵达楼下。

  接下来两年里,黄泉忠再接再厉,接连地发明了两个产品:高楼逃生器二(针对整栋楼的逃生设计)、可调温冷风机。这两个发明也分别获取了国家发明专利。

  “坚持,永不放弃。”黄泉忠觉得,做发明,重要的不仅仅是技术攻关,还要坚持不放弃,要耐得住实验室的寂寞。以后,黄泉忠希望吸引投资,让自己的发明能量化生产,走进市场。对于发明,黄泉忠从未停止,“在我的脑袋里,还装着好几个想法。”(本网记者 庄奕烨)

分享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