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名师“开方”:三招教你从容应对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9月1日开学在即,高一新生即将开启高中生活的新纪元。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关,就是跳出初中思维,尽快适应高中紧张、高强度的学习生活。

  自高中新课改以来,高中课程内容在教材编排、课标设置、知识构成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这一变化客观上导致了初高中课程内容之间的断层,很多高中需要用到的知识内容,初中没有教。再加上部分学校及老师为了备战中考,对于中考不作考试要求的知识点,不是简单提及就是直接跳过,也造成很多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存在缺漏。眼下马上就要进入高一,不仅初中的9门课变为高中的15门,而且课时紧、课程内容量大,要是跟不上怎么办?

  为此,《教育周刊》记者特地请来泉州城东中学教务处主任刘芳古,针对初高中衔接脱节等问题,为广大学生家长指点迷津。


初高知识脱节
主动补习、掌握方法

  在这次采访中,家住南安洪梅、今年要上高一的黄剑威同学告诉记者:“这个暑假,班上的同学都把自己关在家里学高中知识,这让我感觉很紧张。大势所趋,我也向高年级的同学借来书本自己学。因为我比较喜欢理科,所以主要还是看数、理、化三科。”

  学生出现暑期狂补课现象,主要原因是自2006年实施新课改以来,初中和高中用的教材不配套。就拿语文来说吧,初中用的是语文版,高中用的是人教版,其他科目也是如此。再加上升学压力,很多老师面对中考的升学指标,都只能先保障升学率,很多中考不考但却是在高中却很重要的初中知识都没有补充。

  刘芳古老师介绍说:“面对初高中知识脱节这一老大难,建议学生主动补习。我们城东中学每年新高一开学前,都会开一周的初高中衔接课,我们用的是福州三中编写的初高中衔接教材。由于时间所限,主要还是放在教会学生如何学,希望通过一周的时间教会学生一些学习方法。”

课程满、进度快
做好规划、侧重学习

  在泉州师范学院上大二的张力同学向记者反映:“我们高中三年,课程总是排得很满,高一时除了参加高考的9门课程,还要上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外加选修课。每天除了上课就是上课,只有夜自修能自己支配,但做完当天的作业几乎就没时间去预习和巩固知识了。”

  作为过来人,尚且对高中满课程、快进度心有余悸,那新生又该怎么办呢?

  对此,刘芳古老师认为,课程多、课时紧、进度快,这是新生进入高中首先要适应的学习氛围。不少高一新生在一开始往往不够重视,很容易就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学起来囫囵吞枣不说,而且往往学过就忘。到了高三第一轮总复习开始时,高一高二学过的旧知识都变得陌生了,上复习课反倒变成上新课,复习起来很吃力。

  刘芳古老师建议高一新生们,进高中后首先要学会做好时间规划,管理好每一天的时间。在跟上老师教学进度的同时,要有意识地进行侧重学习,在高一就做好文理科的选择,这样既能在主要科目出成绩,又能有效地利用时间。

骄傲、沮丧两极分化
摆正心态、融入集体

  “摆正心态是高一新生要做好的第一件事。”采访中,刘芳古老师告诉记者,在高中教学多年,他发现每年开学时,新生中不乏“晴雨表”面孔——一部分同学因为上了好学校而沾沾自喜,失去继续拼搏的动力;另一部分同学却因为中考发挥失常,没被理想的学校录取而自怨自艾,终日唉声叹气毫无斗志。

  “这样一些不成熟的心理,都会影响新高一学生的学习质量,甚至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失去基础优势。”刘芳古老师表示,高一是一个新的开端,无论中考成绩如何,在适应高中生活方面,新生们都在同一起跑线上。面对与初中迥然不同的高中生活,高一新生应该学会摆正心态,失利的同学应该奋起直追,而不应是沉浸在哀叹中;考好的同学更不必骄傲自满,上了高中很多知识都要靠理解,不能疏忽大意耍小聪明。最关键的还是要主动融入集体,多和老师交流,便于老师及时发现自己的知识薄弱点,进行有目的的辅导。同时,把自己的闪光点展现给老师和同学,能够获得赞许,这对于树立自信心、培养学习积极性很有帮助。(本网记者 叶碧玉 实习生 黄万宝)

分享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