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名师指点 初中“入学攻略”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初中课时很紧凑,小学玩惯的孩子坐不住怎么办?换个新环境,外来工子女不敢交流是不是会影响学习?老师上课进度,会不会太快?校园周边暴力,怎么防范……”上周四(2011年8月18日),本报教育版刊登了有关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可能遭遇的一些问题和应该做的一些准备,引起众多家长关注。不少初一新生家长,也担心孩子刚升上初一,在上下学安全、人际交往、学科适应等方面是否能顺利“过关”、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本期,我们请来了培元中学团委办公室陈燕瓢老师为家长和学生来支招。陈老师执教多年并从事团委工作,指导学生经验丰富,希望通过他的指导,家长、学生们能尽快为新学期做足准备。

  同时欢迎读者朋友登录海角五号博学堂论坛(http://www.ihaij.com),发表您的意见和建议。

焦点1 路遇“收保护费”? 学会自我保护、机智脱身

  “孩子上下课途中遭遇坏人,被收保护费怎么办?”采访中,记者发现,校园周边安全问题是家长最关注的一个问题。

  即将就读市区某公办中学初一的陈林妈妈,对前两年该校附近发生的学生打架斗殴事件,仍然心有余悸。她说,虽然现在泉州市各中小学均有配备专职保安,并且学校附近都有警务点,民警和保安协同防护校园,但孩子回家路途较远,而且要经过很多条巷子,自己又没有时间天天接送,很难保证不会有一些“不良少年”趁机作恶,拦路收“保护费”等。

  “孩子如果受到威胁或恐吓,可能连老师和家长都不敢讲,甚至连学都不敢上,生理心理都会受到伤害。”对于孩子上学途中的安全问题,不少家长都担心。

  据此,陈燕瓢老师认为,学校之外的社会环境相对复杂,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如何防范校园周边暴力,除了依靠警方巡逻之外,学生也应当学会自我保护。

  “学生可以结伴同行,遇到暴力发生,要学会机智脱身,第一时间报警或向老师和家长求助。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做好防范,如家校密切联系,家长定期陪孩子上下学,尽早发现周边暴力源,以避免更多的学生受害。”

焦点2 作息难调整? 开学前一周“模拟课堂”

  家住鲤城常泰街道的陈宏亮和陈巧莹是堂兄妹,又是小学同班,一个马上要读培元中学初一,一个即将成为三中初一新生。两人的家长坐到一起,讨论最多的是“接下来要怎么样才能让他们提前适应初中的作息时间?”

  原来在小学阶段,两兄妹基本是在玩的过程中完成学习的,加上家住郊区,他们没有像市区的孩子一样每周除了上课还学其他的。现在要读初中了,课程由小学的语数英3科一下子变成7科,一天6节课变成8节课,压力顿时翻倍。另外离校较远,每天早上都得赶早班公交,家长很担心他们经常迟到,影响学习。

  对此,陈老师给出了个点子:“模拟课堂”。就是开学前一星期,家长带孩子按时起床,坐公交车到学校。回去之后再按学校每天8节课,一节45分钟的时长,自己看看书做做题,按时“上下课”。

  “这样虽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金钱,但不会太大。坚持一周,应该就可以帮孩子养成习惯,也能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正式上课很有好处。”

焦点3 在学校不敢交流? 课外家长多谈心

  家住浦西的彭女士告诉记者:“我女儿今年要上初一了,但平时我们要忙上班、加班,根本没空管她的学习。前段时间请她堂哥过来帮她做些辅导,但她有不懂也不问,帮她解答完问题问她懂不懂,她只是头低低的,也说不出个好歹。这样子去上学怎么办?”

  据记者了解,在新初一学生中,有一部分是外来工子女。他们小学就跟随父母来到泉州,由于语言不通,加上家长忙于工作无暇照料,一部分孩子养成了不爱与人交流的习惯,这也让很多父母担心:学科那么多,也不知道有没有吸收,又不喜欢提问,以后三年都这样,可怎么学好啊?

  对此,陈老师认为,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来工子女因父母关爱少,导致不善与人交流的习惯。长期如此,他们很难让自己走出去,也不敢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关于外来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话题,是社会问题的一大焦点,甚至出现‘留守儿童种菜,流动儿童看小摊’的现象,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陈老师表示,现在每所学校都会登记外来工子女档案,并要求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多关心这些学生。但最关键的是外来工父母要多跟孩子沟通,让他们学会倾诉,遇到问题及时找老师交谈。最好是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做作业,跟孩子谈心。“初一是一个新的开端,大家都相对平等,主动和同学交流,学习上有不懂的要积极请教班上基础好的同学,这样才能有所进步。”(本网记者 叶碧玉 实习生 黄万宝)

分享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