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余休闲,还在斗地主?同学聚会,还是K歌、吃饭那老一套?那你就out啦!要问现在流行什么?“三国杀”是也。随着桌游盛行,不少学生都会在书包里随身携带“三国杀”游戏牌,有足够的时间,他们就会展开“厮杀”。
忙时打打牌、闲时“杀杀人”——如此“三国杀”,不少家长担忧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对此,专家提醒,任何游戏都是“双刃剑”,尤其学生自制力有限,家长要注意监督。
游戏牌随身带 玩家不论年龄
“三国杀”的盛行,学生是一大推手。记者在学校采访时发现,不少学生常随身携带“三国杀”游戏牌,有的甚至一带就是两副,在课前课后“厮杀”。
“‘三国杀’很有意思,要分角色,玩起来很刺激,比如,玩的人多了,经常会误伤,莫名其妙就‘死’了。而且它很流行,没玩过就out了!”今年刚从泉州现代中学初三毕业的陈承晖同学告诉记者,这款游戏很受同学欢迎,放学或晚上时间,他们会相约聚在一起“杀人”。他还表示,大家一起玩,需要计谋,“算是脑力大比拼”。
据记者了解,“三国杀”除了在中学生中流行外,在大学校园里也相当受欢迎。去年考取天津大学的泉州籍学生苗苗称,她喜欢“三国杀”的主要原因是游戏中的三国人物令人向往,“群雄斗智斗勇,每个人物都有个性和人格魅力,玩的是一种历史氛围”。另外,她还说,游戏制作很精良,从人物设计到游戏规则,乃至官网建设都很不错;扩展包、武器、技能也经常更新;它还有很多衍生产品,比如漫画、cosplay(角色扮演),都很有趣。
不少大学生表示,“三国杀”网游桌游都有,男女生都可以参与,这样一来,同学聚会就可以玩。而且玩起来不会很紧张,学生可以边玩边做别的,因而很受在校生欢迎。
玩游戏学三国
有利有弊应鉴别
同学聚会,课余休闲,“三国杀”常常唱主角。采访中,几位学生表示,“闲的时候才玩”,所以并不妨碍学习;网游版也有防沉迷系统,玩家需要实名制登记,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沉迷其中。
华侨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大四学生林敏捷告诉记者,他接触过的玩家里,竟然有8岁的小朋友,据说之前对历史并不感兴趣,反而是玩了这款游戏后,才开始看简易版的《三国》。“能让学生产生了解历史文化的动力,我觉得,‘三国杀’也有其积极意义。”
当然,“三国杀”的影响并不都是积极的。泉州九中初二学生万明告诉记者,他和同学也经常在课间玩“三国杀”。有一回上晚自习也偷偷玩,班主任来了,结果被没收了。而类似的事件在中学生群体里并不少见。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网上有“三国杀”小组活动,组织互不相识的“三国杀”爱好者一起玩,有时一玩就是几个小时,甚至通宵,对大家的身体健康很不利。虽然这种情况比较极端,但也足以为玩家敲响警钟。
季延初级中学心理辅导老师章肖美也表示,玩“三国杀”这类游戏有弊也有利,如果是在学习之余玩一会儿,能起到陶冶情趣、放松、忘记不愉快事的作用。游戏中,玩家扮演各种身份,本身是个掌控者,可能就把一些不良的情绪宣泄掉了,并同时提高了一些应变能力和技巧谋略。“但青少年学生一般没有很强的自制能力,过于热衷游戏可能会导致他们荒废学习,严重者甚至造成犯罪。而且一旦上瘾将很难自拔,并对身心健康造成损害。”所以建议家长要注意监督,如果发现孩子有沉迷的势头,要及时遏制。
□相关链接
“三国杀”
游戏中共有4种身份:主公、反贼、忠臣、内奸。主公和忠臣的任务就是剿灭反贼,清除内奸;反贼的任务则是推翻主公;内奸则要战胜场上的所有对手。
游戏开始时每个玩家随机抽取一张身份牌,抽到主公的玩家,要将自己的身份牌明示。其他人的身份牌不能被别的玩家看到。由于其他玩家的身份是不明确的,所以整个游戏过程中需要玩家一步步猜测每一位玩家的身份,这就使得“三国杀”充满了“谈判”与“表演”的乐趣。(本网记者 叶碧玉 实习生 吴蕴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