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8月12日将在深圳开幕。全国高校共有100名大学生将作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注册大学生记者”,参与大运会的采访报道工作。福建省获此殊荣的大学生有6名,其中,来自泉州的大三女生徐珊珊成为闽南地区唯一入选的大学生。
梦想当记者 “曲线救国”学新闻
独白:2008年9月10日,现实很骨感,可梦想一直很丰腴
“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想成为一名记者……”徐珊珊是漳州人,喜欢舞文弄墨的她,对被誉为“无冕之王”的记者非常憧憬。她觉得,当记者,可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可以“为社会鸣不平”。
高考时,一心想报考新闻专业、将来当一名记者的徐珊珊因为发挥不佳,考入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在“骨感”的现实面前,她却从未忘记自己“丰腴”的梦想。
为了追逐梦想,徐珊珊采取了“曲线救国”的办法,加入校报《闽南科技学院报》,从此采访、写稿、排版就成为她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报名大运会
向“记者梦”冲刺
独白:2010年6月23日,当机会来临时,我要紧紧把握!
去年6月,“2011深圳大运会注册大学生记者选拔”启动,在全国各高校中选拔出100名优秀大学生记者,成为“深圳大运会注册记者”,于今年8月到深圳采访报道大运会。
“有梦想,要去追逐。不要顾虑太多。机会来临时,要紧紧把握!”得知消息后,徐珊珊第一时间就报名参选了。在老师和朋友的鼓励下,徐珊珊一路走到最后。
在经过报名参选、网络连署、高校传媒联盟主席团评审等环节的比赛后,徐珊珊成功入选150强。去年8月8日,她与150名来自全国25个省(区、市)120多所高校大学生记者齐聚深圳,参加为期一周的“魔鬼训练营”。非科班出身的她,总是比别人多花时间去找题、采访、写稿、编辑、校对、排版。每天她都坚持写稿改稿到凌晨四点,一天基本只能睡三个小时。
在这一周的“魔鬼训练营”里,徐珊珊和伙伴们完成了一个大运校园传媒官网、一份《特区建设30年大学生记者看深圳专刊》和一个网络电视台的建设工作,并获得“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校园传播大使”称号。
10月坚持
入选大运会
独白:2011年5月4日,梦想走进现实
10个月后,就在今年的5月4日青年节这天,徐珊珊的梦想终于走进现实。中国校媒网公布了全国100个注册大学生记者名单,徐珊珊榜上有名,将在8月份赴深圳,参与大学生运动会的采访报道。
“我们可以有着相同的梦想,然后再为着同一个梦想努力,不放弃。”成为闽南地区唯一一个入选的大学生,徐珊珊喜极而泣。
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徐珊珊都会强调自己的出身:闽科学校,《闽南科技学院报》。在深圳时,这甚至引起了中青报老师的注意。对此,徐珊珊说,在名牌大学云集的地方,闽科或许会被忽略。“尽管闽科只是个小学校,可是我依然爱它。我也爱我的报社,是报社让我的梦想起飞,让我相信——英雄不问出处,有梦要去追逐。”(本网记者 庄奕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