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春生是漳州平和崎岭乡溪头正兴小学的校长,35年前,22岁的他第一次站上讲台,当上老师,他就明白,自己的本分是“教好别人托付给我的孩子”。
如今,已57岁的曾春生仍坚守本分,为学校、学生谋划着:“再奋斗3年,办个多媒体教室,开电脑信息课,添一些体育设施,再加上已经准备动工的学生公寓,这肯定会是一所非常完美的学校……当然,还要再来一些年轻的教师。”
这么一个本分的校长,他的不求回报、无私奉献,坚守大山学校35年,深深感动了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7月初,她特地批示:曾春生的先进事迹和奉献精神可进一步广泛宣传。
为了学生 一校之长四处化缘
溪头村位于漳州市平和县西部的大芹山脚下,是崎岭乡最偏远的小山村,距乡镇13公里,与下寨镇、国强乡、九峰镇毗邻。这里山高路陡,交通十分不便。
近日,导报记者拐了不止十八弯,终于来到大山深处的溪头村正兴小学。两栋白色建筑、宽敞的水泥操场,在青山绿树的衬托下,显得尤为“醒目”。
“这里原本是何姓宗祠,为了孩子有出息,让出来当了学校。”溪头村主任赖金山说。
最早的溪头小学是一栋210平方米的土木结构危房,坑坑洼洼的黄泥地面,几十张歪歪斜斜的课桌及一块早已“伤痕累累”的自制黑板。
1996年,村民集资建起了钢筋水泥结构的教室,但由于资金短缺无力装修,连窗户都没安装。一到冬天,孩子们在四处漏风的教室里冻得手脚通红。
这让曾春生十分心疼。为此,他外出“化缘”,争取乡贤的资助,终于得到其教过的学生、福建正兴车轮集团董事长赖建辉等的支持,先后拿到了捐款130多万元,用于扩建装修教室、设立奖学奖教基金等。
去年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下派该村任第一书记的郑青是这么评价曾春生的:“好老师,称职校长,勇于创新,敢于拉赞助,头脑灵活。”
而这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学校,为了村里的孩子们。“电脑、图书……这些城里孩子熟悉的知识载体,山区小学的孩子们也将拥有。”站在飘扬着红旗的操场上,畅谈学校未来的曾春生校长笑得十分开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