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平和溪头正兴小学校长以校为家 坚守深山35年

以校为家 每年300多天都在学校

  溪头正兴小学的生源,来自溪头村11个自然村,这些自然村山高坡陡,溪流众多。每逢刮风下雨,曾春生最为艰辛。

  每天凌晨5点多,曾春生就起床,如果下雨,他还得披蓑戴笠、手执电筒行走在泥泞不堪的山路上,赶到离学校4公里多的古坎自然村,护送孩子上学,和孩子们手拉手在滑溜的山路上小心翼翼地行走。

  到了小河边,他手拉大个子学生,肩背小个子学生,一步步、一个个安全送过河。放学后,把孩子们安全送回家后,自己才摸黑回到家里。为此,他不知摔伤了多少回,妻子不知为他担心了多少回。

  幸好,后来学校腾出了教室当宿舍,家远的学生都寄宿在学校里。从此,曾春生呆在学校的时间更长了。

  “一年有300多天住在学校,农活、带小孩、照顾婆婆,这么多年都是我一个人做。”不过,曾春生的妻子赖建华说起这些,并无任何埋怨的情绪。

  从曾春生家到学校,需要走一个多小时的陡峭山路。因此,闲暇时,赖建华只能站在住了32年的老屋前,眺望着远方的学校。对她来说,她爱的丈夫就在那里,她也知道,那里是丈夫最爱的地方。

  曾是曾春生的学生,如今与他共事的赖星辉老师也说:“校长就是‘以校为家’的人,每天7点半,准时站在校门口等每个学生到校;晚上7点-9点,帮孩子们辅导功课;晚上9点过后,还和其他老师一起为一年级的小孩洗衣服,安顿学生们睡觉。”

  溪头村村委会主任赖金山还说,曾校长每学期都要为一些交不起书杂费的学生垫付钱款,至今仍帮助着10多位学生。

人格魅力 折服村民和老师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曾春生无私的奉献,溪头村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家长如果听到小孩被校长批评了,会拉着小孩到校长面前打给他看。”村主任赖金山说,在溪头村,哪家小孩被校长批评了,那可是大事情,家长会觉得很丢脸。

  村里校舍破旧,最艰难时,溪头小学总共才80多名学生,村民都想把孩子送到山外的学校。为此,曾校长使尽浑身解数,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在教学方面,曾校长则总结出 “以大带小、动静搭配”的教学模式,原来沉寂的课堂变得活跃,原本害羞的孩子变得勇于展现自我。

  现在,许多外村的家长慕名而来,争着要往这个学校送孩子。如今该校8名老师、204个学生,其中寄宿生就有134人。

  问他为什么能获得群众如此好的口碑,曾校长说:“教学是良心活,唯有踏踏实实、尽心竭力办实事。”

  “校长有一种人格魅力,让我深深折服。”这个学校3名年轻教师之一的林宏松,2006年从中心小学调到这个学校。“一开始非常有情绪,一天到晚就想着走,可现在‘完全没打算要走’。”林宏松说。其中的转变,自然是来源于曾校长,他用“士为知己者死”来描述他对老校长的感激之情。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分享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