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中小学课后服务能否解决“培优补差”需求?教育部回应

来源:澎湃新闻 2021-07-14 11:10 http://www.mnw.cn/

  7月13日,在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被问及中小学课后服务能否解决家长为孩子“培优”和“补差”的需求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需要引导。在课后服务工作上,不能简单用“差”和“优”这两个字来看待。

  “课后服务工作,现在特别强调一条:作为学校,要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的重要途径,要通过课后服务把它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延伸,更好地体现全面育人的要求,落实全面育人。”吕玉刚说,按现在一般理解,课后服务工作有四方面的工作要做:

  第一要指导学生认真完成好作业。

  第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扶指导答疑,这是个别的答疑辅导,不是集体大班性的、整体性去补课。谁有困难,就有针对性地去帮扶,这是体现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的空间,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室、科技馆等等进行探索、自主探究活动。

  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阅读活动、社会实践、劳动实践、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进而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造条件和保障。

  对此,广东省深圳市教育局局长陈秋明还补充分享道,“班级教学实际上是典型的标准化教育,老师按照教学大纲讲同样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讲同样的内容。如果没有课后服务,我们实际上就实现了有教无类、标准化人才培养。有了课后服务之后,可以从标准化的人才培养走向个性化的、差异化的人才培养,从传统的有教无类走向因材施教。”

  “所谓的‘差’可能是指某个学生在某个学科学习上碰到了困难,这个可以通过课后服务这段时间,由学科老师进行指导帮助来解决。‘培优’中的‘优’也不是简单地指在某个学科上很优秀,可以理解为个人的天性禀赋、个人的兴趣特长。”陈秋明进一步说道,课后服务可以提供大量的兴趣班、兴趣社团,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天性禀赋、兴趣爱好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兴趣班和社团,进而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特长。这就是实现所谓的“补差”和“培优”。(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原标题:中小学课后服务能否解决“培优补差”需求?教育部回应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2025年广州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广州市高中阶
  • 2025年茂名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茂名教育信息
  • 2025年商洛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商洛市初中学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致敬医师节
    致敬医师节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周祖翼率福建省代表团访问香港 福建省早稻单产蝉联全国第一 前7个月福建省审批用地面积5.76万亩 向海图强 诏安海洋牧场“耕”出乡村振兴 福建省首条直航南太平洋岛国航线开通 1—7月福建省继电器出口领跑全国 福建“智”造吸睛又吸金 “村BA”何以火爆?且看东山“流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