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劳动时间仅12分钟 家长言传多于身教

来源:北京日报 2019-01-16 11:08 http://www.mnw.cn/

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劳动时间仅12分钟 家长言传多于身教

­  来自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报告显示:美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2小时,韩国0.7小时,法国0.6小时,英国0.5小时,而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针对这种现象,首都青少年劳动教育调研组近日赴北京市党政机关、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实地走访并发放千余份调查问卷,对首都青少年劳动教育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

­  家长言传多于身教

­  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怎么会这么少?

­  “孩子学习负担那么重,哪有时间做家务?”持这种观点的家长大有人在,而且比例不低。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学习压力大,缺乏足够时间去做家务等劳动”。

­  笔者认为,实际上,家长们是对家务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

­  从历史角度讲,我国社会长期流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全社会对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战略意义认识不足。绝大多数家长赞同“开展劳动教育,家长的责任不可或缺”,但他们并未意识到,家庭应当承担起孩子劳动教育的主要教育责任,发挥主要作用。

­  调查显示,一部分孩子能够在家长督促下从事刷碗、扫地、收拾房间、倒垃圾、洗小件衣物等家务劳动,但多数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依然是家务劳动主动性不足,64.9%的受访家长对于自己孩子自理能力的评价为“一般”,8.3%的家长认为“差”。究其原因,并非都是孩子的责任。“做家务,我家有阿姨(小时工)呀!”“家里都是奶奶、姥姥收拾屋子,爸爸妈妈没事就看手机。”受访学生常这样回答。

­  此次调查还显示,部分家庭热爱劳动、主动劳动的家风家教传承不够。目前,青少年的父母主要为“70后”或“80后”,独生子女居多,大多从小就缺乏家务劳动的意识和经验。

­  社会缺乏足够认知

­  调查发现,部分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停留在“劳动技能层面”“缓解学生紧张的课业负担压力”“不能挤占正课时间”“做一些清洁扫除即可”的观念上,甚至有36.54%的受访教师认为“劳动教育增加学生负担有违减负政策初衷”。

­  家校之间也存在着相互推诿的现象。学校认为已经采取充分措施进行劳动教育,但家庭教育配合不够;而家长又认为学校考试压力和课业负担太重,学生回家没时间进行家务劳动。

­  “请社区的中小学生到社区报到,参加社区劳动,如不报到,社会实践表格将不予盖章。”每每临近假期,小区电梯旁就会出现这样的通知,社区劳动活动也多是大扫除、捡拾垃圾等。在大多数街道、社区认为,学生假期劳动只是一项必须要完成的作业。街道、社区组织的劳动活动,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缺乏持续性,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不够。数据显示,57.3%的受访学生偶尔参加社区劳动,35.8%的受访学生从不参加社区劳动。

­  此外,企业对于开展青少年劳动教育也受到安全、成本、时间等客观条件的制约,热情不高。

­  劳动教育正在展开

­  去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将劳动列入教育目标,相关教育正逐步展开。

­  北京实验学校形成幼、小、中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幼儿园阶段开始通过参与小书店、小厨房、小超市、小工具房等劳动,对孩子进行劳动启蒙教育,形成劳动最光荣的认识;中小学阶段则与德育活动结合,打造劳动教育长廊、班级种植角、举办校园劳动节、评选劳动之星等营造劳动教育的校园氛围。

­  北京潞河中学将劳动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在物理、生物、化学、数学和德育等课程中找准结合点,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探究动手制作的乐趣与体验,在生物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科技创新园等劳动场所都能看到学生们培养菌苞、制作VR作品、制作蛋挞和泡菜的劳动成果。

­  北京市初中学生学农教育实践活动开通了北京市学生学农学工选课平台,提供学农学工课程套餐,每名学生都要参加田间和车间劳动。目前,三个市级学农基地已开发了200多门接地气、接课本、接生活的学农课程,涉及农业与生产、生活、创意、生态、文化等多个领域。

­  建言献策

­  开发有北京特色的劳动教育

­  针对青少年劳动现状,教育专家提出了推进首都青少年劳动教育“北京行动”的建议——

­  一、尽快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制定和发布《关于北京大中小学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意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建设好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体系。促进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向劳动教育开放。加强财政投入,在师资队伍建设、设备配置、场地建设、常规运行经费等方面,形成良性的发展机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

­  二、开发北京地域特征、城市定位的劳动教育大中小课程体系,积极推动劳动教育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融合贯通,通过开发专门课程、推进学科共育、强化日常管理、开展专项活动、促进家校结合等,提高劳动教育效果。

­  三、努力形成大中小一体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家庭劳动清单,小学、初高中开设劳动课(含劳动技术课、通用技术、社会实践等),并与生涯规划课程结合,注意与职业教育的对接。

­  四、学校应按标准开足开齐课程,积极探索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方法,增加教学实效性。完善家校协同配合机制,研究将家庭劳动情况纳入青少年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促进青少年劳动习惯的养成。

­  五、进一步发扬“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完善和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企业、社区等各类社会主体发挥协同作用,推动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劳动教育,共同承担实践育人的社会责任。

­  他山之石

­  德国“常识课”

­  小学阶段,劳动课一般叫作“常识课”,巴伐利亚州小学各年级常识课每周4节,其中两节为手工劳作,即劳技课,其教学内容主要有纸工、编织、木工、陶器等。5年级至10年级开设劳技课,一般由“劳动学课”和“操作课”组成,除讲授生产劳动和就业的理论和知识,还教授电子、木工、办公技术、缝纫、家政、塑料加工、材料检查、职业指导等。一般为每周两节必修课,3至4节选修课。所有学生必须在9年级或10年级时接受职业指导,参加2至3周的企业实践。德国法律还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6至10岁要帮助父母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至16岁要擦汽车和到菜园里翻地;16至18岁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

­  日本劳动教育课程

­  日本的劳动教育主要有学科课程、时间课程和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包括社会、地理历史、公民学科、家政等;时间课程为综合学习时间,小学各学校要积极地采取自然体验、社会体验(志愿活动等)等学习活动,初中各学校要积极地采取自然体验和职场体验活动,志愿活动等;活动课程包括班级活动、儿童会活动、学校例行活动、学生会活动等。日本为学生选择的劳动教育内容主要有清扫和美化环境的劳动、志愿服务性的劳动以及生产劳动。

­  通过技术家务科目进行的生产劳动,是每个初中生的必修科目,男生以学习工农业技术为主,女生以学习家务为主。多数学校有农场、果园、饲养场等设施并借此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每周劳动不超过两个小时。

原标题:小学生劳动时间少 家长:学习压力大没有时间做家务劳动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025年湖南省考成绩查询入口:湖南人事考试
  • 2025年辽宁省考成绩查询入口:辽宁人事考试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以下哪种职业被称为房屋的“全科医生”? 新中有数丨一季度福建消费领域价格基本稳 爱拼会赢勇毅前行!人民日报头版聚焦外贸 仙游县加快推进联二线(仙游境)项目建设 “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网络主题宣 漳州开发区交警大队:聚焦“一老一小”, 今天(4月22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昨日 漳州芗城:垃圾分类“芗”当给力 书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