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开发商及运营商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
谈及网友认为“孩子沉迷游戏主要责任在家长”的质疑,马女士毫不犹豫地说,“当然责任主要在家长。”被问及是否后悔时,她说,“谁会知道网游有这么大的毒害呢?”她接着问,“我们又有什么方法能将孩子引导出来呢?”
“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想尽了一切办法,但都没有任何的用处。爹亲娘亲不如游戏亲,孩子只顾玩游戏不理人的时候,我们心里多难受?”马女士承认自己和丈夫之前的教育上存在问题,但现在他们希望孩子能不再沉迷游戏,“付出任何代价我们都愿意。”
马女士和丈夫也注意到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对于青少年沉迷游戏提出的诸多观点,他们特别赞同“游戏分级”以及限时封号。
马女士认为,目前网游系统当中的“防沉迷”软件其实并没有真正起到“防沉迷”的作用,“必须强制限时封号。”马女士说,如果孩子想尽办法每天也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玩游戏,这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网游的防沉迷系统必须经过专家检测并对社会公布,不能让网游公司说了算。”和游戏斗智斗勇这么多年,马女士和丈夫也有了自己对于网游“防沉迷”的一点心得,“做不到的游戏不能发行,网游开发商及运营商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马女士建议,现阶段国家管理部门应该出台强制管理措施,限制玩网游时间,规定每天网游上限,各种不同游戏玩的时间累加,同时将已经超过上限玩家列入黑名单,扣减每天上线时间,游戏注册必须实名,对于连续上黑名单的注册户封号。
“设置网游时间上限并不是一棍子打死网游公司,而是让其健康规范地发展,不然乱象丛生,对行业的发展从长远地看并没好处,所以规范网游业行业经营对国家对社会利大于弊,是各方的双赢。”马女士说。
采访的最后,马女士再一次强调了国家管理部门对网游应该有强制管理措施,“还希望能对受害方启动索赔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