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可把全国人口“筛”两遍
近日记者探访了深醒科技实验室。在一架普通的摄像头前,记者只是探了探头,一旁的计算机屏幕上就立即出现被锁定拍摄到的画面。袁培江侧着身一闪而过,也依然没能逃过摄像头,计算机几乎同时显示出他的身份信息,判定正确率高达80%以上。“如果我以正常步速通过摄像头,它可以多次反复拍摄动态的我进行识别,多次识别正确率如果都在80%以上,那基本就可以锁定了。”他说,这套系统可以通过道路安装的摄像头识别行人的年龄、性别、衣着等信息,识别速度是毫秒级的。
同时,他们基于动态人脸识别系统还开发了大数据一体化防控平台,治安、禁毒、反恐……多个领域的安防需要都可以整合进这个系统,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可以各取所需,服务工作,且不会相互干扰。袁培江说,这套系统的“体积”已经完全不是当年20多兆大小的“段位”,而是“PB”级的容量,“运行速度方面,一秒钟时间,它可以把全国的人口信息‘筛’两遍,因此可以轻松胜任一个省级单位的安防工作需要。”袁培江说。
不仅如此,他们还开发出了一款便携式的人脸识别系统,非常适合应用于展会、大型会议的临时安保布控。一套系统装进拉杆箱就能运走,打开连上电源就能工作。警方需要安防布控时,哪里需要,直接搬去便可以现场安装现场使用。因为可以反复拆装,使用成本并不高。
30分钟成功找回走失儿童
动态人脸识别和大数据一体化防控平台已经多次得到成功的应用。最近一次经典的测试发生在贵阳:英国广播公司记者约翰·苏德沃斯在当地被手机拍下一张面部照片后,仅仅“潜逃”7分钟,就被当地警方“抓获”。
测试前,工作人员先是用手机拍下了苏德沃斯的一张面部照片,然后苏德沃斯开始了他的“潜逃”——播出的视频显示,苏德沃斯选择前往了人流密集的车站,他刚来到车站前的广场,安保摄像头已经进入旋转扫描状态。当地警方的监控大厅里,大屏幕不断显示纳入摄像头识别范围的人员信息,并不断和大数据库进行比对。
苏德沃斯刚走进车站售票厅,警方就在监控中发现了他的踪迹。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可以捕捉到动态人脸特征,并迅速调取他开始测试前留存的信息,最后锁定确认,全程不过几秒钟。等苏德沃斯走进车站大厅,几位民警已经出现在了他的身后。苏德沃斯“潜逃”失败,全程只用了不到7分钟。
这套系统在寻找走失儿童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6月,某地一派出所接到市民报警,称6岁左右的女儿丢失。民警先是调取了相关视频监控,但没有任何发现。面对万分焦急的家长,民警让其提供孩子的照片,尝试利用袁培江团队开发的人脸识别系统帮助寻找。“这还是一张侧脸照片,但我们的系统依然建立了这个孩子的关键面貌特征数据。”袁培江说,通过比对发现,女孩儿在附近一家市场入口的监控前出现。系统锁定位置后,民警迅速出动,30分钟内成功找到了走失的孩子,家人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