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原因还在,“新型”诱因又来
“孩子小学五年级了,面临小升初,班里很多家长都会在每天学校放学之后,带孩子到培训机构补课。小学4点半放学,补课5点半就开始了,补到七八点钟。到家就8点半了,还得完成学校的作业,一般10点以后才能睡觉。累是累,可是为了上个好初中,不拼不行呀。”看着新学期近视度数又有所加深的儿子,沈阳的李先生和记者聊的却只有孩子的学业。
广州一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家长张女士说,学校是提倡孩子每天放学以后运动1小时,可是孩子做完作业经常都晚上9点多了,实在是抽不出时间运动。
9月14日,沈阳市满族中学的学生在做眼保健操。
课业负担重是中小学生近视的“传统”原因。记者调查发现,当前,部分学校落实国家“阳光体育一小时”要求时,在强度和时间上还有差距,甚至存在文化课挤占体育活动情况。“考试指挥棒没有本质的变化,中小学生把主要空间和时间用在文化课学习上,近距离用眼时间长,易导致视力下降。”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范先佐说。
许迅等专家则指出,电子产品普及已成为近视低龄化的“新型”诱因。当前,很多学校都给孩子布置了电子作业,比如手机APP里的英语绘本阅读,一般时间不长,15分钟左右。但是家长给孩子报的课外补习班中,很多机构开发了网课和电子作业、电子测试平台,一般一节网课至少30分钟,接下来还要完成相关电子作业和相关测试,不仅加重了孩子课业负担,而且接触电子产品时间加长,对视力造成不良影响。
学业和眼睛不是“鱼和熊掌”
许迅说,学业和眼睛不是“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他建议,加大面向公众的科普宣传力度,高度重视预防,让阳光体育驱走孩子的近视阴霾。
新学期伊始,武汉市梅苑学校小学生向老师提交了自己的暑假作业,在“创新素质实践行”一项中,附有自己假期参观武汉视防中心学生视力健康教育馆的体验和感受。
“到视防中心学习预防近视”成了武汉许多学校一项固定的假期作业。不少家长通过这次实践行发现了孩子存在的视力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实现“早发现,早干预”。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