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大学的图书馆往往也是这所学校的一张名片。对学生而言,图书馆是其学习的主要场所,如查资料、备考、阅读……那么,国外学校的图书馆与国内有哪些不同?留学生有哪些不一样的体验?在图书馆文化的熏陶下,留学生们的学习生活规划有哪些改变?
宋萍初到莱斯大学,对学校的布局很好奇,其中对图书馆尤其感兴趣。
赵雪明在南加州大学图书馆读传播学专著。
初入图书馆 感受勤学、制度冲击
宋萍于2016年来到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莱斯大学读生物工程专业。第一次走进学校图书馆,她就被图书馆里严谨、肃静的气氛所震撼。只见许多人带着笔记本电脑在那里学习,还有一些80多岁的老学者,也在认真地看书做笔记。
谈及初见学校图书馆的感受,现就读于美国南加州大学的赵雪明对其实行的证件制度印象深刻:“在国内大学,进入图书馆需要学生身份认证。如果毕业之后没有校友卡之类的学生身份证明,就没有办法再进入学校图书馆了。可是这里的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社会人士也可以进入学校图书馆,享受一流的学术资源。只是到了晚上,学校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才只向学生开放。”赵雪明读的是传播学专业,所以对图书馆里这个领域的藏书比较有兴趣。她一直想阅读马歇尔·麦克卢汉的著作,这次来到南加州大学图书馆,查询到有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作的纸质版本,这让一直想阅读传播学专著的赵雪明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