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文化成阻碍
定居美国的中国丝路旅行者联合创始人崔依依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在美国的职场上,歧视依旧存在。在能力相当的情况下,美国公司几乎不会让亚裔来担任高层的管理职位。”
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爱德华兹威尔分校传播学副教授刘敏在接受采访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我们曾经做过一个科学实验。将同一个录音播放给两组学生听,给第一组学生看的是白人面孔的照片,给第二组学生看的是亚裔面孔的照片。这两组学生对文章内容本身都没有了解。等两组学生听完录音,考察他们对文章内容的了解时,发现第一组(看着白人面孔照片)的学生对录音内容理解的更好。”刘敏认为,“当他们看着亚裔面孔的照片时,在潜意识中就会觉得自己在和非美国主流族裔的人交流,自己可能会听不懂他说的话。其实所谓的种族之间的歧视,并不是说因为他们是坏人所以要歧视我们,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偏见。”
华裔学子被认为学习认真努力、成绩好,但却不善于社交。而在美国,社交能力远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这或许与华人的文化传统和华裔家庭的教育有关”。新加坡雕艺公司总裁贺玉荣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大多数华裔家庭的教育是:凡事要低调,做事情不要太标新立异。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华裔孩子们都很自律、勤奋、积极,却不太善于表达和表现自己。而在职场上,如果不能或不愿意表现自己,机会就可能白白给了他人。此外,大多数华裔在职场上更倾向于“恪尽职守”,是个很好的执行者,却不善于去当领导者。这也在某些方面影响了他们在职场上的表现。通常,做到中层管理者很多,进入最高领导层的人却很少。”
贺玉荣认为,多数华裔学子怕犯错,总担心自己做不好。这种心态延续到职场上,很多时候就是被动做事。他们很少会主动提出建议,拿出可行性方案。这些文化约束在无形中也影响了华裔学子在职场上的发展。
美国纽约罗斯里根律师楼合伙人孙澜涛律师介绍说,“目前在美国国会中,500多名国会议员里只有十几名亚裔。究其原因就是我们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教育只重读书成才,不注重从政和领导力的培养。这种现象到目前仍在轮回。亚裔家庭鼓励孩子选择的职业,基本上都不抛头露面,但有稳定的工资。这种想法一旦继承下去,就会导致亚裔中领导人物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