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凭语言就业非常被动
张越(化名)于2010年至2013年赴意大利留学,因为一直对足球感兴趣,所以返华后在恒大集团足球预备队从事翻译等相关工作,不久之后,因工作与理想差距较大,并且父母希望其回到北京发展,便于2014年前往北京某国有汽车股份公司应聘并最终入职,现在担任该公司经理,主要工作是协调与意大利企业进行车辆制造相关项目的洽谈。
张越表示,很幸运当时企业正在走国际化路线,正好需要相关专业人才,所以正巧和自己“无缝对接”了。那段时间张越经常在意大利和中国两地往来,通过不间断地沟通,使两地企业迅速建立起了联系,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薪资待遇也在稳步提升,当时张越相信凭借自己的勤奋,汗水终究会得到回报。
本以为工作会顺风顺水地进行下去,可令张越没想到的是随着意大利经济环境地持续不明朗以及中国经济形势变化,项目进展并不顺利,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随着张越于2016年结婚成家,因为需要兼顾家庭和事业,所以出差的时间明显减少。同时,他所主攻的项目最终没能达成成果,心灰意冷的张越开始考虑寻找新的工作。但对于新工作的方向,张越显然还有一些“纠结”,“我还是希望能够从事意大利语相关领域的工作。在大学实习期间我曾经在相关媒体行业实习,但是我发现这份工作不是特别适合我,所以虽然有这类企业曾找到我,最终我还是拒绝了。”另外,对于具有外语优势的人来说,语言培训领域通常也是就业的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张越对此有自己的看法,“我有朋友在意大利从事艺术培训工作,现在各种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质量良莠不齐,整个大环境不是太好。”而赴各种翻译机构任职更是张越不会考虑的工作。张越戏言,“从事纯语言类的工作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欧洲整体环境不太稳定,无疑给了相关就业者更多挑战,张越表示,“归根结底,还是经济环境太差了。我前一段时间出差去意大利,发现之前的很多门店都关门了。”张越称,虽然陆续有一些知名的外资企业和国企招聘,但或是因为薪资问题有差距或是工作地点较远,或是因为工作内容有差异,他最终都放弃了。而且考虑到家庭因素,换工作所承受的压力也比较大,所以他一直都是比较慎重的。
张越表示,之前没想到现在的就业环境压力之大,而曾经稀缺的小语种,随着中国师资力量的不断壮大,相关人才培养正逐年增多,中国国内市场似乎已经趋于饱和。而张越也在一直留意北京的招聘信息,发现适合的工作并不多。
对于出国留学,张越表示,“一定要慎重,要选择好专业,通过综合衡量再决定是否去留学,要去哪个国家的学校深造。”他同时表示,留学最重要的还是语言关,所以去之前一定要把语言学好。而且留学期间不能偷懒,要充分利用有限地时间学习。
对于下一份工作,张越有自己的期许,“我本身性格比较外向,想在国际贸易方面发展,毕竟我已经在意大利聚集了一定的人脉资源,如果放弃还是觉得非常可惜,而且毕竟学习了这门专业,对于意大利文化和与意大利人交流沟通都比较了解,相比其他人更有优势。而坐办公室不是我所追求的生活,感觉现在就像在过60虽的退休生活。”
张越表示,想要出类拔萃自身素质还要过硬,目前他正努力在工作之余学习金融贸易相关知识,希望在未来工作上能够派上用场。而只凭语言会非常被动。
张越些许无奈地表示,成家之后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就更多了,不能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而做贸易明显南方更有发展潜力,但是他暂时还不会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