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洗面奶中的海洋杀手
一切都源于一种近来倍受关注的污染物:微塑料。微塑料一般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人类生活中废弃的各种塑料包装会在物理作用、阳光等因素下碎裂成微型颗粒。此外,肥皂、牙膏、洗面奶中起到磨砂成分的微珠也是微塑料污染的重要来源。
这些微塑料颗粒在自然状态下不可降解,会随着下水道进入河流系统,逐渐在海洋中聚集。近年来,科学家们对海洋中的微塑料颗粒感到十分担忧。不同的研究在海鸟、鱼类、海洋哺乳动物体内都发现了它们的痕迹。
2015年12月28日,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签署了《无微珠水系法案》(Microbead-Free Waters Act of 2015),规定将逐步废止含有塑料微珠的洗护产品。
隆施塔特的实验和33万欧元奖金:“挑食”的海鲈鱼幼体
隆施塔特在其导师艾克洛夫的指导下,通过实验分析了海洋中的微塑料颗粒会对海鲈鱼幼体造成的影响。研究得到了两个重要发现:首先,海鲈鱼幼体不但会吃微塑料颗粒,而且在它们的一种天然食物,卤虫(盐水丰年虫),与微塑料颗粒之间,它们还更偏好吃微塑料。“就好像小孩子爱吃垃圾食品一样。”BBC在报道该研究时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而在微塑料颗粒富集的水缸中长大的海鲈鱼幼体发育更迟缓。其次,吃入大剂量微塑料颗粒的海鲈鱼幼体,会对它们的天敌梭子鱼在水中释放的化学信号更迟钝,因而更容易落入梭子鱼的腹中。
艾克洛夫和隆施塔特认为,这项研究能够部分解释波罗的海中海鲈鱼数量的衰减。而海洋中的其他鱼类或许也深受同样的残害。
胃部充满微塑料颗粒的海鲈鱼幼体
论文一经《科学》杂志发表,就吸引了众多新闻报道。很多海洋生态学家也对这项研究评价很高。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生态学家罗赫曼(Chelsea M. Rochman)就专门为此写了一篇文章,称赞了该研究方法和成果。罗赫曼提到,此前研究人员往往在实验中使用了远高于真实剂量的微塑料颗粒,这很容易看出其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但说服力不够。艾克洛夫和隆施塔特则模拟了真实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颗粒水平,因而更具现实意义。此外,此前的研究集中在细胞、基因表达或个体的水平,艾克洛夫和隆施塔特的研究则关于生态学。罗赫曼认为,这项科研成果有助于促成相应的公共政策。
论文发表5个月后,隆施塔特被一个叫Formas的瑞典基金会授予“未来研究领袖”奖,奖金33万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