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张麒并不认同上述说法。他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单纯从体育运动、课程设置、英语融入角度来说,让一些小学生去英国留学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孩子天性爱玩、爱运动,英国的课程可能看上去是比较符合孩子的特点。但对低年龄孩子来说,家长必须权衡清楚利弊”。
张麒说,小学四、五年级的孩子尚未结束对父母的依恋关系,正处在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这段时间让孩子一个人独自留学,在没有父母陪读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健康,“家庭情感的连接会出现问题。孩子在国外,人际交往规则发生改变,又没有成年人陪伴,有的孩子不仅得不到成长,反而会形成心理创伤”。
张麒主张,家长送低龄孩子去海外留学,最好有一段时间的陪读,“不能只看小孩的智力、体力上的成长发展,而不关注他在心理、人际交往方面的发展”。
对此,米尔菲尔德预备学校招生官Sally Jones以一名8岁就进入该校学习的男孩举例,“他刚来时语言不通、害羞内向,现在是个开朗的男孩,音乐、足球是他的强项。我们会尽最大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待得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