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研发的‘智能空气悬架系统’经测试反馈良好,希望双方能加大合作力度。”“我们需要更多优质的国产配件,用于我们的新车型……”近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汪应接到多家车企的邀请,期望将“智能空气悬架系统”应用到自家的最新产品中。
相较于进口产品,汪应团队研发的系统大幅降低了成本,有助于打破国外垄断,市场前景广阔。
“智能空气悬架系统”的成功应用,只是重庆工程职院科研成果高效转化的一个缩影。据初步统计,该校近年来收获国内发明专利423项,产生经济效益8000余万元,其中2022年共获国内发明专利175项,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排名前列。
“学校很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都是在深入企业调研中发现的。”重庆工程职院副校长刘铭表示,学校领导每周都会进行一次行业、企业调研,二级学院领导每周至少要走访4至5家企业,而从事技术开发的教师,更是长期在企业生产一线学习、工作。
“以前,科研团队单笔超过1万元的科研经费开支必须走复杂的采购程序,耗费了科研人员大量精力。”学校教师游青山说,现在,学校对每个科研攻关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采取经费包干使用的方式,简化了部分费用报销、财务审核的流程,让科研人员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成果转化的研究中去。
“近年来学校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创造各种便利,鼓励师生在企业真实研发项目中‘摸爬滚打’,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快速提升。”重庆工程职院校长张进表示,为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力度,学校还设立了专职科研岗,让部分教师专注科研成果转化,并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师生们提供全方位服务。
(记者 李 宏 张国圣)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