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教育 > 教育热点 > 正文

厦门:迈向素质教育新高地 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8-07-10 11:38 http://www.mnw.cn/

­  扭转“分数论” 制度保障学生全面发展

­  最近,厦门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这是全市第三年开展此项活动。此次活动中,每个区抽取12所小学作为监测对象。值得一提的是,抽测的过程并没有以“考试分数论英雄”,而是对学生学业、品德、身心、艺术、创造力发展水平进行监测,同时调查课程开设、条件保障、教师配备、学科教学和学校管理等相关影响因素。

­  郭献文说,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结合来实现的,所以评价也要全面,不能“唯分数论”。评价跟不上,素质教育就无法真正落地。

­  厦门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教育理念相对超前。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有识之士就提出,我们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而不是培养只会考高分的“读书虫”。

­  在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社会大背景下,要真正扭转“分数论”,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厦门决定从制度保障做起,随之采取的办法很多,但最有力度的是“两个减法”和“一个加法”。

­  取消补课和早读,做的是“减法”,减去学生过多在校学习的时间。早在2004年,厦门就取消了初中生假期补课。市教育局明确规定,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期间,义务教育阶段一律不进行任何形式的集体上课、补课、辅导、考试和测验,把国家规定的休息时间还给学生。

­  “厦门学校取消早读了。”2013年1月,厦门出台《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规定》,这个被称为“史上最严‘减负令’”的文件除明确规定取消早读外,还要求一学期只组织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同时对作业总量及批改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

­  “做减法”在前,“指挥棒”在后,力求形成合力。2013年5月,厦门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完善初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的通知》,将以前每年一评的初中教学质量均衡奖改为3年一评,并明确提出违反“减负”规定的学校不具有均衡奖评比资格,学生的体育和艺术成绩也纳入评估体系。

­  “减法”做足,“加法”做实。厦门的“加法”重在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早在2011年,厦门就“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专门与学校签订责任书。挤占体育教师编制、其他学科挤占体育课程,这些曾经“习以为常”的事情,在厦门被套上了“紧箍咒”。

­  教育部门还经常组织“不通知的检查”,凡被检查或经群众反映查实未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学校,一律曝光,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这项工作也与考核评优挂钩,实行一票否决。

­  “加法”还体现在厦门中考体育科目的分值上。在厦门,早在2008年,体育就以12分分值纳入中考成绩,2009年提高到15分,2016年达到30分。

­  一系列措施的密集出台和机制的立体构建使学生体育运动时间增加了,但学生学习成绩能保证吗?厦门市教育局更在意的是立本:持之以恒提高课堂效率,积极推动教师提高教学技能。

­  2007年以来,厦门教育系统开展师德建设、教师岗位大练兵、百名校长万名教师进社区进家庭三项主题活动。每年全市举行教师技能大赛,通过比赛带动各校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教师大练兵,促进教师业务素质提高。“减负”后,厦门高考成绩在福建省仍然名列前茅,教师在全省教学技能大赛上也是屡创佳绩。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山东2025年高考总分多少? 山东高考成绩公
  • 浙江2025年高考时间:各科目考试时间安排
  • 马鞍山2025年放暑假时间 几月几号开始放假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 惠安国寿寿险和县计生协会联合开展“母亲 “泉州产”鱼排首次出口海外 2025厦门工业博览会启幕 厦门口岸今年查验出入境旅客量突破200万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第 漳州三条公路获评2025年度全国美丽公路 漳州老年人身份证可替代优待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