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陵十二钗之第四钗:叶筱茶
术业有专攻,守好乌龙茶之根
大多数人不懂茶树的栽培,也不管茶叶的烘制,他们爱茶,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品茶,很多茶书对此环节也不惜笔墨,如今有一个比较正式的词,称为“茶道”。
唐朝时,国人以煎茶法饮用;宋朝时,点茶法成为主流。从那时起,中国的茶叶和饮茶方式向国外传播,特别对日本等地影响巨大。
在台湾,清末至近代,潮汕等地赴台的闽南人将“半套功夫茶”带到台湾,上世纪70年代,台湾茶道在环境、器具审美、泡茶方式乃至茶园管理上都开始讲究了起来。
筱茶心中犹豫,对于沉浸在种茶、制茶中的安溪人来说,茶道的发展也许走得慢了些。铁观音创始人魏荫的第九代传人、国家级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魏月德却说,“我们并非没有茶道,而是失去了。”唐宋以来,我国的茶道声名远播,只是后代不断推翻前朝的饮茶方式,反而日本等东亚地区保留了饮茶传统方式。魏月德认为,不要羡慕别人品茶的形式,所谓“术业有专攻”,日本、台湾重品茶,我们重制茶。茶道的发展离不开乌龙茶的“根”。
听魏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筱茶被堵塞的忧郁心绪终于打通了,茶道离不开根,没有茶乡提供品质上乘的铁观音,一切都只是空中楼阁。
做铁观音的人偷不得懒,共18道工序,别说简化了,每道工序少花工夫都不行。为此,魏月德花了三年时间,写下《铁观音秘笈》,以二十四节气图表和七言诗歌的形式,传授制茶人心得。光说不练还不行,拥有自己的规模企业,他依旧坚持每年亲手做少量纯手工铁观音。每年应天时而制茶,用录像把过程拍下来。“并不怕别人来学习,因为这是非遗传承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