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十八大以来,世界格局深刻调整,中国发展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党必须回答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迎难而上,开拓进取。
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作出有力回答——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这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变革。” 十九大代表、中央团校教师万资姿说。
今天,习近平同志郑重宣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五年砥砺奋进,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励精图治,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
十九大代表、福建省宁德市委书记隋军说:“这五年,我们想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
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统领下,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战略布局……
“我们党鲜明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着全党的智慧,顺应了人民的期盼,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开创新局面的重要指引,也必将引领中国人民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听取报告后,走出人民大会堂,十九大代表姚眉平无比激动。
时代大潮滚滚向前,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上,大写在世界人民进步的历史上,我们必须有这样的追求,也一定能实现这样的追求。”
一个深刻认识——在“变”与“不变”的辩证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有“当代女愚公”之称的贵州罗甸县麻怀村党支部书记邓迎香代表曾用了13年时间,带领村民在大山肚子里“刨”出一条通往外界的隧道。
“隧道修通了,但只是脱贫攻坚奔小康的第一步。发展村里经济、提高村民收入还要多想办法,这一点也不比当初开山挖隧道轻松。”邓迎香说。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把握好“变”与“不变”辩证关系,中国发展路径更加清晰、更加光明。
变化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从社会主义建设到改革开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历史性变化。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重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出台更多重大举措,推出更多有力措施,做出更大努力,满足人民更多层次、更高水平的需求,解决好区域、城乡、收入分配等一系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国网辽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谭洪恩代表说。